1. 首页 > 外贸指北

应试筛选转向能力导向,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近日,众多高校纷纷发布《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参考信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复试不再进行专业笔试的高校和学院数量显著增加。

应试筛选转向能力导向,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应试筛选转向能力导向,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从应试筛选到能力导向: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中国网报道,本次改革的核心在于从传统的应试筛选模式转向能力导向,旨在选拔出更符合培养规格的研究生。例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面试中要突出实践能力考核,从学生过去参与实践的经历考查其综合素质;学术学位研究生则注重考核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对前沿学术成果的了解。

光明日报记者刘博超指出,考生需要符合研究生的质量标准,如基础理论的掌握、使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相关领域现实问题的把握,以及对相关领域发展方向的思考等。同时,还需符合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标准,增加对该类型所需特质的考核。

复试考核形式多样化:降低笔试比重,强化面试与材料审核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秦冠英表示,近年来,不少人对“考研高考化”的担忧日益加重。复试比重提升反映了研究生选拔从“应试导向”向“能力导向”的转变。对于考研学生而言,仅靠初试高分“上岸”的时代逐渐过去,更需要注重长期能力积累和提前规划科研、实践。

山东青州市图书馆自习室内,考研学生在认真复习。王继林摄/光明图片

从《意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不断深入。2025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正式施行,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发展的导向更加明确。

降低笔试比重追求适配度:优化复试评价维度,丰富评价方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世奎认为,复试主要考察某学生是否适合读某专业,从人才培养适配度来看,面试的考查更加直接。为了降低笔试比重,追求适配度,一些高校开始优化复试评价维度,丰富评价方式。

例如,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等4个学院,将复试形式由去年的专业笔试测试+综合面试改为只进行综合面试,不考专业笔试,且面试分数权重上调40分。这种改革旨在更好地选拔出具备科研潜力的人才。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完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

探索人才分类选拔方式成趋势:考生需注重长期能力积累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不断深入,探索人才分类选拔方式成为趋势。考生需注重长期能力积累,提前规划科研、实践,以适应新的招生考试制度。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