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凭借创新与性价比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崛起
在日本市场,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在电视、冰箱等领域正面交锋,在扫地机器人、手机等领域错身而过。据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宋晓俊观察,一些中国的消费电子品牌已经在日本打开知名度。

日本是消费电子的传统强国。索尼、松下等都曾如日中天,今天其电视等品类在日本还有很强地位,但在全球则处于退守状态。日企几乎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而中国企业则从中获益良多,由此带来手机、扫地机器人等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消费电子品牌的优势
中国品牌走向海外,一个成功的标志应该是在发达经济体扎下根基,其中包括欧洲和美国,同样包括日本市场。日本是传统的消费电子强国。对比美国或欧洲,日本在线路上有天然的优势。
深圳华强北是中国消费电子的聚集地。这里联动全球市场和技术潮流,又背靠广东省强大的制造能力,因此成为中国电子类产品发展的风向标。
跨境电商助力中国消费电子产品进入日本市场
上一代的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苏宁等,没能在日本市场有大的建树。比如阿里巴巴有国际业务的速卖通,但这一平台更重视俄罗斯、中东等市场,在日本没有存在感。苏宁早期收购过日本的免税店大型企业Laox,但此后又出售了其控股权。
从2010年到2022年,亚马逊向日本投资6万亿日元以上,其中超过1.2万亿日元的投资是在2022年进行的,占这一时期投资总额的20%以上。这些投资包括在日本建设的配送网络。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挑战
中国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合规性问题。亚马逊近期为日本站的中国卖家推出了大规模的降费和补贴组合,包括销售佣金下调和配送费用优惠。比如,对于单价低于1000日元的商品,配送费用比标准费率下调66日元。
尽管中国的品牌追觅、科沃斯、云鲸智能等已经主导了中国市场,并在欧洲的德国、意大利等地取得了市场优势,但是在日本市场,美国品牌iRobot还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消费电子产品凭借创新与性价比,在日本市场取得积极进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