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活力迸发
交通的便利为企业带来更多利好
交通的便利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利好。邹立夫是威海彤格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以前出差到青岛路上需耗费近5个小时,现在不到2小时,“这给我们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增添了优势”。

产业合作扩至多领域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先后与日照、威海、潍坊等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比如,与日照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转化平台和学生实训基地,成立日照市生态保护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合作开展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示范区、日照港湾研究院以及海洋生物、帆船、游艇等产业园区建设。
山东省将加快提升青岛国际化水平
山东省将加快提升青岛国际化水平,深度融入全球城市网络,促进青岛、潍坊协同发展,建设开放合作、海陆统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强化济南、青岛、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引领作用,优化行政区划和功能布局,促进城市群一体化、网络化发展。
校企技术合作助力产业升级
青岛大学能源工程研究所所长田晓亮带领团队研发的“工艺性空调”技术,申报了40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8项已获得授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通过与位于威海荣成市的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使其先进的技术大放异彩。
产业带动企业,青岛企业到周边城市设立分公司或建设产业基地
产业带动企业,青岛的企业到烟台、威海、日照、潍坊等青岛周边城市设立分公司或者建设产业基地,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贝尔特是青岛市重点扶持的海洋生物科技示范企业,先后在山东济宁建设了大型生产基地,还在烟台海阳市投资建设了占地350多亩的高科技产业园,三期工程全部完工后,这里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海洋生物制品及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年产值可达30多亿元,实现利税上亿元。
建立青岛都市圈引领经济圈发展
通过建立青岛都市圈来引领经济圈发展,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潍坊、日照、烟台等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推动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
交通枢纽带来新机遇
青岛已形成海港、陆港、空港和铁路港“四港联动”模式,成为辐射山东半岛、链接日韩欧亚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枢纽。过去,青岛只有一条胶济铁路。而今,随着青荣铁路和青盐铁路的开通,青岛已然成为“三条铁路、六线并行”的铁路交通新枢纽。
顶层设计加速一体化
青岛都市圈建设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一体化发展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
青岛都市圈的发展前景
青岛都市圈由青岛、潍坊两市及烟台莱阳市、海阳市构成。如今,以其为核心的都市圈融合越来越深。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