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济南关区铁海E通试点货物在淄博通关

淄博内陆港:开启货物通关新篇章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源泽 通讯员 董晓沅 报道

济南关区铁海E通试点货物在淄博通关
济南关区铁海E通试点货物在淄博通关

淄博内陆港的开通,为山东省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该公司作为淄博内陆港“铁海E通”1.0版试运行的首批“尝鲜者”,10月25日,其4箱货值44720美元的玻璃瓶从淄博保税物流园区铁路线发往青岛港,目的地为印度尼西亚。

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今年受疫情影响,外贸业务压力很大。此次“内陆港”开通后,港口功能前置,在家就能完成租船订舱、申报、查验等出口手续,进港就等于进关,出港就是出关,大大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多式联运部王进副部长表示:“依托海关推出的新模式,打通了陆海数据传输瓶颈,实现了铁路运输完美对接海运船舶,货物抵达港口后就能直接集港装船,真正将山东的出海口搬到了内陆地区企业家门口,有效规避了延误风险,让客户既省心又放心。”

创新监管,精准服务

实施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是山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济南海关和青岛海关按照海关总署稳外资稳外贸的系列部署,全力支持“内陆港”建设,针对山东内陆地区外贸企业实际,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强化调查研究,了解企业诉求,创新监管方式,实施精准服务。

济南海关以铁路多式联运为抓手,优化现有的铁路出口转关流程,推出了“铁海E通”作业模式,与青岛海关“陆海联动海铁直运”内陆港监管模式无缝对接,实现了跨关区物流数据交换和海关作业手续自动对碰核销。

降成本,促发展

为确保关税保证保险试点在济南关区落地见效,完善银关保担保云系统,积极提报税则调整建议。配合省口岸办规范口岸管理,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2020年伊始,淄博携手海关、港口等多部门加强内陆港、海铁联运布局,初步建成东连日韩、西接欧亚、北至俄罗斯、南到东南亚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

用户粘性,实用解决方案

淄博内陆港的开通,让企业在家门口即可完成出口货物交运,规避了延误风险,提升了作业时效,让进出口企业更加省心放心。物流成本将节约10%-20%,为内陆城市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山东中外运弘志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五林表示:“综合考虑,物流成本将节约10%-20%。”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5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