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如何巧妙转型

我看中了一款尤克里里,这是一种四弦拨弦乐器,以前只在国外见过,没想到现在国内也能买到,正打算拉好友一起购买呢!在江苏南京市民李晓看来,转内销的外贸商品大多质量好、价格实惠,比较吸引人。
出口转内销:机遇与挑战并存
更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落地有关措施,让企业在加快标准转换应用、享受减税降费、取得更大信贷支持等方面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这把劲,来自企业自身努力。不论是出口还是内销,核心竞争力是关键。练好了“内功”,有了核心竞争力,走遍天下都不怕。相关企业要坚持创新为要,创口碑、树品牌,积极主动适应新的环境,加快业务转型升级。
案例解析:青岛艾伦达尔服饰有限公司的转型之路
青岛艾伦达尔服饰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出口转内销。图为公司营销人员正通过云直播推介产品。人民视觉
“对国内消费者而言,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增加了市场供给的数量和种类,能够丰富商品品类,促进市场竞争,提升消费者福利。”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说。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正加快释放,电子、家电、轻工、纺织服装等商品需求旺盛。
创新模式:心愿家纺的C2M模式实践
经过一番沟通磨合,心愿家纺最终决定尝试C2M模式,由苏宁提供大数据分析得出消费趋势预判与产品需求,心愿家纺做研发,双方共同完成生产、销售、数据反馈等全流程。最近,根据市场需求,双方共同研发生产的一款抗菌被,上线5天就卖出了1000多套。
政策支持:助力外贸企业转内销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全球贸易缩减,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政策支持下,不少外贸企业积极“掉头”转向国内市场,开辟内销渠道。专家认为,出口转内销要考虑调整成本,国内的市场标准和国外存在差别,企业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去适应。
拓展渠道:电商平台助力外贸商品内销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接连举办出口商品内销展会,许多电商平台也纷纷设立外贸产品专区,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不少优质的外贸商品。
标准不一致: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
标准不一致——对于一些外贸企业而言,部分产品存在国内外市场质量标准认证不同的问题。在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包括家用电子电器产品、汽车、玩具等17大类103种产品,列入目录的产品,必须经评价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要求并标注CCC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出口转内销:如何“转”才好
“即使未来海外需求恢复了,我们也要开拓内销市场。” 广州雅琦特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彬表示,“外销+内销”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今年6月,雅琦特与广州鞋业商户联合,参加了首届广州直播节,线上直播带货自产的拖鞋,最终成交了150多笔。纪彬表示,“虽然此次直播交易数量不大,但探索出一条新的销售途径,为我们做好内销市场积累了经验。”
外贸企业转内销的堵点与解决方案
专家表示,外贸企业要想顺利打开国内市场,有这些堵点需要打通: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外销型企业如何转型做内销中国的世界服装生产大国地位其实是众多外销企业所奠定的以浙江茉织华山东即发等为代表的外销型服装企业在每年的中国服装企业百强排名里都占据着很靠前的位置它们所生产的产品已经
赵萍认为,要推动国内外标准接轨,建立国内外标准比对与报告制度,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支持我国优势产业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从根本上消除国内外标准的差异。
品牌建设:提升外贸企业内销竞争力
品牌不响亮——“很多外贸企业在出口时主要采用代工模式,产品缺乏品牌,在国内市场中知名度并不高,可能会处于竞争劣势。”陶金表示,内销市场潜力巨大,新的市场需求不断涌现,外贸企业要抓住机遇,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在产品外观、功能、包装、服务等方面迭代升级,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打造产品品牌和知名度。
内销市场空间大:外贸企业的新机遇
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广阔空间。
转型须跨多道槛: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挑战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可能面临账期长、占用资金多等问题,需要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
今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创新承保模式,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帮助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上半年,中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2668.8亿美元,同比增长5.2%;支持国内贸易1764.7亿元,同比增长20.1%。
渠道不熟悉:外贸企业转内销的难题
渠道不熟悉——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提示,对一些习惯于只负责生产加工、不负责商品销售的外贸企业来说,转向国内市场后要考虑销售渠道问题。分销渠道分为线上、线下两种,线上有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线下零售渠道涉及一级、二级代理商。“外贸企业想转内销,就要更多地研究国内市场的流通渠道,更好地整合分销资源。”赵萍表示。
促进内外双循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战略意义
疫情防控期间,专业生产不锈钢出口制品的广东欧亚家居有限公司主动转向国内市场。“今年以来,我们享受了出口退税款659万元及社保费减免146.7万元,这为我们转向内销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副总经理练玉山说。
一个月前,李晓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了一款出口转内销的液晶儿童画板,从外形上看和她从国外买回来的画板差不多,功能也相差无几,可价格低了不少。她很快下单支付,三天后商品就送上了门,“用起来和国外买回来的画板感觉相差不多,功能齐全使用方便。”
外贸企业转内销的潜力与前景
这说明,优质的外贸产品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出口转内销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转型不易,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自身齐发力,瞄准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
外贸企业转内销的实践与启示
所谓“同线同标同质”,是指在同一生产线上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生产既能出口又可以内销的产品。2016年,我国就已推动实施出口食品农产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企业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并将 “同线同标同质”适用范围扩大到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推广“三同”产品范围有助于推动内外销产品标准统一,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提升转内销便利化水平,符合条件集中办理内销征税手续的加工贸易企业,最迟可在季度结束后15天内申报;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支持保险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保险增值服务;加强资金支持,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展望未来:外贸企业转内销的发展趋势
浙江双马塑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外贸市场十余年的厨房塑料用品生产企业,专门生产蔬菜处理器、洋葱器、切丝器和蔬菜脱水器等厨房用品供应出口。疫情防控期间,双马塑业调整经营策略,将营销重点放在拓展内销市场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外贸基本稳定。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