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销:政策红利如何释放
出口转内销:三大难点解析
虽说我省拥有1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但是,出口转内销并不简单意味着把目标市场转向国内省内,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至少有三大难点:一是市场环境不同,拓展销售渠道难、形成品牌效应难、业务转型升级难;二是生产模式不同,外贸出口主要是订单式销售,转向内销后相当于整单变零售,供货商变销售商;三是可能受到知识产权影响,一些外贸产品的设计、技术、款式属于国外客户,在国内销售需要取得许可授权。

外贸精品惠购中原:河南企业的转型之路
2020“外贸精品惠购中原”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一批河南外贸加工型企业闪亮登场,其中就有给国际顶端奢侈品牌提供皮料的孟州企业,也有给雅诗兰黛、兰蔻等做代加工的化妆品企业。每一个商家都在用实力、用产品,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我们本身就生产国际大牌,也有优质技术和产品,而且价格低得多。这些企业长期做代加工生意,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面临海外订单减少、物流成本增加等棘手问题。但再大的危机中也孕育着新机,它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纷纷推开大门,走向前台,找寻新机。
政策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
针对出口转内销面临的种种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为外贸企业量身定制了政策套餐。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巨大内需市场的红利逐渐释放。对这一次航向的改变,浙江的外贸企业准备好了吗?森富机电生产车间里忙碌场景。
出口转内销:政策红利释放策略
在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同时,将部分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出口转内销和大力发展进口贸易,可以促进消费升级,挖掘内需潜力,构建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横在外贸企业面前的难题,还得在政策支持、机制转换、平台赋能等方面加把劲去克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持续发力,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做好融资服务和支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措施,政策组合拳将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企业转型:多元化布局、品牌化探索、产业链升级
对企业来说,转内销背后是多元化布局、品牌化探索、产业链升级等市场主体的主动作为,指向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拐点。这个“点”即质变、飞跃、转折,比如河南舒莱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受全球疫情影响,外贸订单大幅下滑,却在淘宝C2M模式指引下及时调整生产线,研发出首款国产清凉口罩,一小时在淘宝直播卖出7000万只。无论外销内销,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产品才能畅销天下。
税务部门:助力外贸企业“转场”突围
记者采访了解到,税务部门从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便利企业办税、税收大数据“搭桥补链”等方面发力,助外贸企业“转场”突围。一揽子全力支持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税收举措正在加速落地。今年上半年,厦门威迪亚科技有限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额2.86亿元,其中国内市场销售额1.53亿元,占比首次超过50%。
未来展望: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