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孤独症儿童成年后就业困境调查:他们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吗

孤独症儿童成年后就业困境调查:他们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吗?

在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来临之际,本报聚焦大龄孤独症患者的就业困境,对地方在职业培训与就业扶持上的探索展开调查,推出专题报道。有业内人士指出,孤独症儿童成年后就业面临诸多困境,他们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吗?

孤独症儿童成年后就业困境调查:他们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吗
孤独症儿童成年后就业困境调查:他们真的只能待在家里吗

多年深耕孤独症康复教育一线,李紫微深有感触的是,随着社会对孤独症认知的提高,低龄孤独症患儿的早期筛查、诊断、康复水平不断完善和提升,但他...

上完初中无学可上

对于大部分孤独症患者来说,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如同提前步入“退休生活”——即使他们能够在融合教育中成长,可一旦走出校门,也会因为没有工作收入、缺乏福利保障等问题,只能待在家中,依赖父母生活。

李芳对此深有感触。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默默先是在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上完小学,接着又进入初中读书。但这并没有让李芳放下担忧,因为孩子从初中毕业后,就没有对口的学校可以上了。

支持就业迫在眉睫

“孩子8岁左右,我们的关注焦点是如何进入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14岁前后则面临是继续随班就读还是转入特殊学校的抉择;他16岁时,职业教育规划成为我们的重心。但现实困境在于,孩子完成职业教育后,仍缺乏基本的就业能力。”

“我们能陪伴她到五六十岁,可她从16岁到60岁这40多年里能做什么,我们没有头绪,也找不到出路。”

“如果孩子将来能有一份工作,我这辈子就安心了。”

……

制度体系亟待完善

近年来,中国残联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推进包括孤独症群体在内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同时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提供生活补贴、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保障。

记者从参与支持性就业项目的孤独症人士亲属处了解到,随着支持性就业在国内落地生根,融合的就业环境促进了心智障碍者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所有这些,是他们在原来的家庭、学校以及隔离的环境中不可能实现的。

一些由家长自发组织的“庇护性咖啡厅”,是许多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救命稻草”。然而,这类岗位多局限于简单操作,且缺乏稳定性和社会认可。

李紫微建议,政府部门对大龄孤独症患者给予政策扶持,实行分类救助,帮助其顺利就业。同时在职业教育领域加大投入,比如加大课程的开发、开办职业培训班、完善职业学校办学体系等,让大龄孤独症患者掌握一技之长,为融入社会找到出口,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支持更多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迈过一道道“坎”,李紫微希望能够面向孤独症患者设立公办或公建民营的孤独症家庭康养中心,鼓励个人和团体创办社会康复劳动机构,提供治疗、培训、康复、养老等支持。同时支持家长服务机构的发展及家长组织的培育,开展家长心理辅导等多元化服务。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8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