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被指控卖盗版,电商巨头何以成为盗版的温床
亚马逊的版权保护挑战
根据亚马逊官网的解释,零号计划分为三部分。一是使用人工智能,由商家提供可供识别的商品信息,如商标等,亚马逊方持续扫描在售商品,移除可疑盗版;二是赋予品牌方更多权力,不必等待亚马逊处理,可自助移除平台上的盗版商品;三是由品牌方在生产时即为商品贴上条码,亚马逊可以通过扫描确认商品真伪,保证进货来源。

然而,电子商务已经把假货从跳槽市场带到了主流平台,而亚马逊正是目前为止的电商巨头。亚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被盗版,豪尔赫·路易斯·博尔伊斯的大量经典小说也难逃被盗版的命运。
亚马逊的应对措施
亚马逊发布声明,驳斥了报道中的一些指控。声明称,亚马逊严禁销售盗版产品,已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保护顾客免受盗版损害,对平台在售的每件产品都加以监管,并实行了A-to-Z索赔制度,保证消费者在未收到商品或商品与广告不符的情况下可获得全额赔款。
同时,亚马逊也加大投资,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盗版销售。仅在2018年,公司就投入超过4亿美元,发展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从第三方试图注册卖家账号开始,亚马逊就开始监管、分析,阻止可疑的不良商家注册。
版权保护困境
尽管亚马逊采取了多项措施,但盗版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品牌方认为,亚马逊此举是将监管产品质量的责任转嫁到品牌方身上。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需要配合亚马逊的运营模式。
亚马逊上读者评论怀疑书是盗版。这种情况下,亚马逊的运营模式助长了盗版的猖獗。它假定每一个用户都信用良好,直到接到投诉才予以处理。并将责任转移给潜在的出版商和卖家,告知他们要确保所售商品不违背法律,不侵犯版权、商标、隐私等其他权利。
解决方案
面对版权保护困境,亚马逊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对盗版商品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加强与品牌方和出版商的合作,共同维护版权权益。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