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外文标签商品无来源,十倍赔偿法院支持

一、案件背景

2023年11月,邹某在某商行经营的网店上购买2盒抗衰产品。下单前,网店客服承诺案涉商品系进口产品,但没有中文标识。10天后,邹某退了一盒,并备注原因为“卖家不能提供产品进口证明,怀疑系假冒伪劣产品”。此后,邹某继续要求网店提供报关手续,并向网店发送产品包装图片,包装上印制的标签均为外文。后邹某诉请某商行进行十倍赔偿。

外文标签商品无来源,十倍赔偿法院支持
外文标签商品无来源,十倍赔偿法院支持

二、法院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案涉商品无中文标签,某商行表示案涉商品为进口食品,但未提供合法来源的材料,也未提供案涉食品检验证明、进出口报关单等材料,故认定案涉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邹某购买2盒涉案商品为合理生活消费需要范围,支持十倍惩罚性赔偿。

三、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和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案件若干问题规定》,商家明知涉案商品没有符合规定的中文名称标签而销售,应属于销售明知是伪劣商品的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十倍赔偿。

四、维权建议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查看商品是否有中文标签,标签是否齐全。
  • 核实商品的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
  • 保留购物凭证和商品包装。
  • 遇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五、未来展望

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消费者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未来,随着法律的完善和监管的加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将更加注重商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外文标签商品无来源问题,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法院支持十倍赔偿,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让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共同努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9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