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出在羊身上——给美国汽车业算笔关税账
关税收入不及预期,汽车制造商受损
其一,汽车关税收入可能不及官方预期。摩根大通研究认为,即使按公告内容全面执行,最新汽车关税每年也只会带来820亿美元的名义收入。

其二,美国政府声称要保护和提振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也将因汽车关税蒙受巨大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
关税无法推动高端产业链回流,产量和就业率难以提升
按照摩根大通估算,汽车关税生效后,通用每年将缴纳高达130亿美元进口关税,成为美国政府“增收”的最主要来源企业。福特汽车则需支付约45亿美元。
汽车关税真的能帮助美国政府“增收”、美国汽车业“增产”么?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汽车业早已成为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产业,高关税无法实现利润“一家独占”、产业“一国独享”的目的,只会让更多美国人买不起车、美国汽车业失去竞争力、美国经济面临更大失速风险。
产业链格局难以改变,车企面临困境
其一,高关税短期无法改变全球汽车产业链格局。高效的跨境汽车产业链往往耗费数年乃至数十年形成,重置产业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甚至在本届美国政府任期都难以产生明显效果。
美国汽车生产商通用和福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高度融合的产业链网络。以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为例,这家企业去年在美销售的汽车约40%是在海外组装,不少畅销、利润高的车型是从墨西哥等国进口。
关税导致销量下降,消费者受影响
对于车企而言,对美出口汽车需要支付更高关税,在美生产汽车需要承担比全球供应链更高成本的零部件支出,最终都会带来车价上涨,令更多消费者望而却步。销量下降则会导致产量下降,意味着每辆车的制造成本上升,而这又会继续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高关税无法增加就业岗位,产业振兴受阻
数年前,美国政府推动的高关税措施并未能遏制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长期下降趋势。美国阿利克斯合伙公司分析师马克·韦克菲尔德认为,如今车企即使在美国新建工厂,也将尽可能用自动化系统取代人工,以降低成本,不会带来太多就业机会。
美国银行分析报告认为,汽车关税可能令美国汽车销量下降300万辆,相当于去年总销量的近五分之一。
政府自薅羊毛,民众受苦
美国新一届政府一直把针对进口汽车的关税视作任期内“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项政策”,声称汽车关税将给美国带来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收入,弥补财政预算赤字,并提振美国汽车制造业。
然而,高关税政策导致的产业链混乱、消费者负担加重以及产业振兴受阻,使得民众对政府的政策失望。
与预测
高关税政策对美国汽车业的影响深远,不仅损害了产业链、消费者,还对产业振兴造成了阻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