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顺差扩大,服务逆差凸显
按美元计值,2025年2月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482亿美元。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升至35%的历史新高,为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缓冲。渣打银行宏观策略主管刘洁认为:“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场景扩大应用,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速度或超预期。”

贸易顺差扩大,服务逆差凸显:中国经济的新挑战
管涛 ,我预测今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有可能会减少,我的分析框架主要是从中国经济增速和海外的差距出发,2019年初,大家都认为我们贸易顺差会缩小,但我预测是会增加,我的依据是,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緩,中国经济...
服务贸易逆差扩大,我国外贸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指出:“中国需在知识产权服务、金融开放等领域突破,才能将货物贸易优势转化为服务贸易竞争力。”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但仍然有限.一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一些传统制造业、服务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常年用工不足,另一方面...
服务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原因与对策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及逆差迅速扩大情况 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
运输服务逆差则与全球物流变局相关。尽管国际海运价格较2024年高位回落30%,但中欧班列、跨境航空货运成本仍处于上升通道。此外,数字服务贸易亮点初显: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规模达624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云计算、AI技术出口占比升至18%。
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不匹配的现状
战略研究院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于立新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货物贸易上打了个“大胜仗”,未来30年,中国要在服务贸易上打个“翻身仗”。
2025年2月,我国货物贸易出口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较上月加快3个百分点。海关总署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额占比攀升至21%,带动机电产品整体出口占比突破45%。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企业,在欧洲、东南亚等地本土化生产布局加速,推动“中国制造”向“全球供应链”转型。
其中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贡献了145%.一是借中国经济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之际,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服务业进口...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现状: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
十三五,是我国外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围绕扩规模、优结构、增动力、强基础的主线,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既能有效缓解严峻的货物贸易形势,还可以促进国内各项制度规则尽快与国际接轨,倒逼国内服务业...
另外,从贸易方式来看,跨境贸易是由货物和服务贸易两部分构成,而我国是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份额很少,还存在逆差,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同时,...
商务部提出“三大攻坚方向”应对服务贸易逆差
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且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最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产业转移使加工贸易占据了我国贸易的半壁江山,在扩大了我国的出口...
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1184.6亿美元。对企业来说,服务贸易可以促进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公民来说,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社会...
进口方面,1.33万亿元规模中,大宗商品占比达38%。其中,原油、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2%和9%,显示国内工业生产需求回暖。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稳’,为制造业成本可控提供支撑。”
服务贸易逆差1178亿元的数据背后,旅行服务成为最大拖累。1764亿元规模的旅行服务中,出境游支出占比超70%。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出境游人次突破800万,较2019年同期增长15%。“日韩、东南亚免签政策持续刺激出境消费,但外国游客入境消费复苏缓慢,导致旅行服务逆差扩大。”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分析称。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2月我国国际收支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规模达3.69万亿元,同比增长14%,连续第四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值得关注的是,货物贸易顺差同比扩大至4638亿元,而服务贸易逆差达1178亿元,折射出中国外贸“制造强、服务弱”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长期发展不协调问题日渐突出
目前,从贸易形式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更加凸显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长期共存的特征。同时,中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长期发展不协调,贸易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从贸易总量上看,中国货物贸易始终维持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并且持续实现贸易顺差,与此同时,服务贸易逆差也在不断扩大...
重大变化之下,如何去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研究员赵晋平就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采访
并形成了后期的国内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代初,新加坡经常项目和货物贸易先后转为持续顺差且占GDP之比不断上升。应对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潜在冲击,需要未雨绸缪。一是借中国经济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之际,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服务业进口的过度依赖,增强服务业出口创汇的能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