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占比低,贸易战影响真的大吗
外贸占比低,贸易战影响真的那么大吗?
所以,即使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进口关税,对国贸的贸易板块,可以说基本毫无影响!不要怕美国增关税,厦门国贸对外贸易占比很小。贸易毛利很低,影响不会太大。我坚定持有。

谁在“夸大”贸易战?可能是你的焦虑
外贸在中国经济中的角色,更像蛋糕上的樱桃——点缀意义大于管饱功能。你可以赞美它红得耀眼,但非要指望靠它吃饱,大概率会饿出幻觉。至于贸易战,不如当成一场大型真人秀,看个热闹就行。真正该操心的,是怎么让“消费大佬”和“投资土豪”别躺平——毕竟他们要是撂挑子,GDP这块蛋糕,可能连樱桃都保不住了。
外贸:GDP界的“酱油角色”
当然,外贸的重要性不能全看GDP占比。它关乎就业、产业升级和国际话语权,就像你虽然月薪一万,但副业赚的213块可能决定了你能否在朋友聚会时抢到买单的资格。但若非要论“生死存亡”,不如先关心下自己双十一的尾款——毕竟那才是真正的“经济危机”。
5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战会使中国的GDP增速放缓0.2个百分点。这个估计已经充分考虑了出口减少对其他相关行业的第二轮、第三轮影响。且5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战已经被市场讨论了两个多月,对经济、行业和企业的影响基本上已经被消化,有些甚至被过度解读。
贸易战的“音量”远大于实际影响?
为什么贸易战的“音量”远大于实际影响?大概因为人类天生对“国际大新闻”更敏感。就像朋友圈里有人去南极旅个游,点赞数能碾压你每天按时上班的打卡。但数据不会说谎: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买了70万亿元的商品和服务,人均贡献5万元——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剁手买了一辆五菱宏光MINI EV。相比之下,贸易战那点波动,大概只够给这辆车加个贴纸。
贸易战对经济的影响
如果中国的GDP是一块巨型蛋糕,那么外贸在这块蛋糕上的存在感,大概相当于蛋糕师手抖撒上去的一粒芝麻——还是脱脂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中国支出法GDP总额高达125.86万亿元,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仅为2.68万亿元,占比约2.13%。这是什么概念?大概相当于你月薪一万,每月靠卖二手旧书赚了213块,然后你逢人便说:“我的财富密码是卖书!”
中美贸易战的导火索
我们还将对中美两国贸易战方式和可能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行探讨。一、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和中国的迅猛发展是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从中美两国贸易角度来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2000年的297亿美元快速增加到16年的2758亿美元。
贸易战对双方经济的影响
中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决定了两国都可以从外贸活动中受益良多,而一旦持续陷入贸易战的泥潭,双方都会遭受一定损失,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海关统计结果显示,17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20类杂项制品和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据前三位;对美顺差,也就是美国的逆差主要来源领域前三位分别是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20类杂项制品和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贸易战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贸易战的发动对双方经济来说都是不利的,汇率的变化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状况,也受市场对于未来的预期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房产占中国家庭资产比例高达70%以上,几乎谁都无法接受房价的快速下跌。如果贸易战给中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由此产生的预期可能造成人民币贬值,使老百姓的钱袋子在购买进口商品和服务时面临直接缩水的风险。
贸易战对A股板块的影响
过去几年,贸易战被媒体渲染得像一场“全球经济版《甄嬛传》”,关税加征、技术封锁、芯片大战轮番上演。但按数据来看,这出大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还不如小区门口超市的“鸡蛋限购促销”来得实在。毕竟,就算外贸全崩了,GDP顶多掉个2%,而消费和投资随便打个喷嚏,都能让经济抖三抖。
外贸占比低,贸易战影响真的没有那么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