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退赖港洋垃圾2.8万吨,上海海关如何破解18年顽疾
作者:数字营销科学家•更新时间:1天前•阅读1

今年清退赖港洋垃圾2.8万吨,上海海关如何破解18年顽疾
记者在上海海关采访了解到,今年1月至11月,上海海关累计退运固体废物2.8万吨。此次无害化销毁的洋垃圾,赖港时间最长的达14年。面对这一顽疾,上海海关是如何破解的呢?
滞港洋垃圾问题严重,海关加大打击力度
在上海,被各国“洋垃圾”盯牢的目标港区主要为远洋航线密集、集装箱卸货量巨大的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港区。尤其是外高桥港区,因建港时间较长,滞港无主洋垃圾占比较多。据统计,上海口岸集中清退的122票滞港固废中,就有102票来自外高桥港区,其中滞港5年以上占比超过60%,甚至有的赖在港口长达18年。
外高桥港区海关:集中处置滞港固废,成效显著
今年4月份以来,外高桥港区海关展开了超期滞港固废集中处置专项行动。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以及优化服务,对内外协同机制建立等手段,高效地清退了大量滞港固废。其中,船公司微信群、减免滞港费用等创新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固废退运效率。
无害化销毁:清除污染隐患,维护生态环境
对于无法退运的固废,上海海关决定进行无害化销毁。通过现场协调招标会,确定处置单位,并保证无害化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确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保障国门安全
针对固体废物走私问题,上海海关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措施。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关将继续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能,保障国门安全。
用户体验与内容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揭示上海海关在退运洋垃圾方面的创新举措,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提升用户体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面对洋垃圾问题,上海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高效地清退了滞港固废。这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展现了海关在保障国门安全方面的责任和担当。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监管方式的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国门安全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来源:法制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