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工程师红利如何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

工程师红利如何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
工程师红利如何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壮大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

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工程师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科研人员在上海光源光学检测实验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分享到:让 工程师红利 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5-04-07 10:14:06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题:...

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彰显重视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8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获表彰,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人才队伍壮大,支撑高质量发展

背后是高水平人才队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赋能。

“中国天眼”全景。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专家建议:建立良好科研保障环境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良好的科研保障环境,让工程科技人员回归科研本身,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中国AI研究人员优势明显

美国一家智库机构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全球排名前2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中,有47%的人本科学业是在中国完成的,而在美国读完本科的仅占18%。外媒认为,更大的人才库让中国更有机会实现技术突破。

工程师红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企业推出的高性能、高开放度的AI模型给世界带来惊喜… 工程师红利 不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世界创造发展新机遇...

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深化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探索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客观规律的新管理模式;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系列专项行动……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工程科技人员创新环境将持续优化。

基础教育阶段加强科学教育

从修订完善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到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再到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我国正在全面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夯实工程科技人才根基。

战略高技术领域不断迎来新跨越

“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广大工程科技人员接续奋斗,助力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不断迎来新跨越。

加强协同育人,壮大工程科技人才队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如何提升质量的紧迫课题。如今,通过持续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水平工程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科技评价体系与知识产权保护

放眼全国,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评价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完善,“揭榜挂帅”、松绑减负等举措不断推进,为工程科技人才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创新企业与高水平人才的相遇

广州,“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上,一批企业高薪招聘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AI引擎研发工程师;北京,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高科技企业和工程科技人才搭建起“对接平台”……创新企业与高水平人才的相遇,必将碰撞出更多未来产业的“火花”。

基础前沿研究取得世界级突破

在位于北京怀柔的子午工程综合信息与运控中心,科研人员在监测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从娃娃抓起,种下工程科技种子

四川成都锦城湖畔,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坐落于此,这里是电影《哪吒2》的诞生地。《哪吒2》制作链上的关键企业在这里集聚:可可豆动画负责出品制作,墨境天合负责视觉特效,千鸟动画负责美术设计……

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随着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政策链、服务链不断完善,我国‘工程师红利’将持续释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梅冠群说。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推动学科融合发展,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建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当前,我国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一系列改革部署加快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工程师红利源自人才队伍壮大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再到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这背后,国家对教育、科技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是实现巨变的关键。

工程学成为研究生阶段最受欢迎专业

这是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工程学已成为中国研究生阶段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这为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实现跨越

用于运载零下163摄氏度的液化天然气,单次运载能力达27.1万立方米……这是中船集团沪东中华自主设计的世界最大的LNG运输船,目前已拿下24艘国际订单。沪东中华LNG运输船研制工程团队经过20余年接续攻关,打造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使我国大型LNG运输船建造实现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先。

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引起关注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全面推进……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的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受到高度关注。

政策赋能、产业聚力优化成长环境

与此同时,伴随着政策赋能、产业聚力,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世界第10位

最新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居世界第10位。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正从人口红利向知识红利转变。

高水平创新成果涌现

宇树机器人惊艳“亮相”、DeepSeek引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潮流……高水平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背后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支撑。

工程师红利加速显现

广大工程科技人员勇攀高峰、锐意攻关,铸造一个个“大国重器”,攻克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活力迸发的一个缩影

这是中国创新活力迸发的一个缩影。

优化创新环境,释放工程科技人员创新活力

从修订完善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到要求跨学科主题学习原则上应不少于10%,再到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我国正在全面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夯实工程科技人才根基。

未来趋势: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