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中国汽车出口破600万辆背后:产品输出如何迈向全球产业链整合

从增长速度看,中国汽车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108万辆,2024年出口641万辆,四年间增长近5倍。从出口额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达1174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3%,较2022年的1.7%提升近一倍。

中国汽车出口破600万辆背后:产品输出如何迈向全球产业链整合
中国汽车出口破600万辆背后:产品输出如何迈向全球产业链整合

四大驱动因素改变形象

在这四大优势驱动下,中国汽车企业正逐步改变过往的低价竞争形象。袁文博表示,2024年以来,领先车企正在欧洲等高端市场加强“品牌向上”建设,竞争优势从生产制造等“微笑曲线”的后端,延伸至前端的品牌溢价力,打造真正的“全球品牌”。

“中国汽车品牌通过海外投资建厂、合资合作等路径不断加强互利共赢,深化出海模式,并通过布局区域中心加速升级海外组织与治理架构,真正实现贴近现地市场,全面提升国际决策、资源配置、区域管理、体系保障能力。”袁文博称。

产业链升级协同效应显现

中国汽车产业链规模大、品类丰富。伴随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建成规模庞大、领域覆盖广泛的产业体系。

智能电动成新亮点

随着智能化技术和新能源产品质量的提升,中国电动品牌已深得海外消费者青睐,科技领先形象、中高端产品定位逐渐深入人心。新能源产品不断增强中国品牌海外盈利性,反哺中国车企的出海征程。

全球品牌建设助力“后发先至”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汽车的“后发先至”源自四大核心竞争优势:技术优势扩大、出海模式深化、产业链升级和全球品牌建设。

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加速

例如,北京汽车与埃及国际汽车旗下子公司AlkanAuto汽车公司签署在埃及进行电动汽车组装生产的备忘录。在此项目中,北汽将负责相关的技术支持。

根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与所谓的“传统”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开发和发布新车型的速度要快30%。目前,中国机构在电动电池领域发表的高影响力研究论文占65.4%,大大超过美国机构的11.9%。中国机构在电力推进领域的全球专利份额从2010年的2.4%增加到2020年的26.9%。

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布局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达到2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0.8%。

产业链协同效应日益显现

依托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诸多重点整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并在全球开展布局。

例如,奇瑞集团年出口超114万辆,同比增长21.4%,首次年内出口突破百万辆。北汽集团累计出口超27万辆,同比增长约44%。比亚迪出口增速最为显著,出口达6.1万辆,同比增长68.1%。

产业链升级推动产品出海

袁文博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正“抱团出海”,这种趋势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尤为明显,出现了逐步从产品出海向产业链出海的转变。

技术突破加速出海步伐

例如,北汽享界超级工厂采用的ADS智能驾驶标定技术,能够实现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惯导和摄像头等关键传感器的全自动标定,确保了智能驾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在技术创新方面,袁文博称:“2024年,中国车企保持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技术领域的亮眼表现,纷纷加快全球车型同步导入,缩短海外产品与国内的智能化代差。部分车企也已推进与海外图商的合作,为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出海做准备。新能源领域,电池密度不断提升,混动等技术出海也持续完善中国品牌的产品布局。”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预测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