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六位CEO中谁将引领未来
阿里巴巴的六位CEO:各自的领导风格与未来展望
马云曾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当CEO,但在为阿里巴巴选择接班人时,他毫不犹豫地敲定了张勇,并认为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才华和坚定沉着的领导力”,“具有超级计算机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敢于站在未来创新设计新型商业模式和业态。”天猫和双十一的成功,不但造就了阿里,也改变了品牌对电商的认知,给中国所有的电商公司搭出了新舞台。

城市电商的红海之外,未成熟的农村市场成了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三年多前,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乡村战略,并且把它定位阿里集团未来20年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但村淘似乎在农村市场频频碰壁。4月17日,阿里巴巴宣布向五星控股集团旗下汇通达公司投资45亿元人民币,表示双方在供应链、渠道、仓储和物流、技术系统等维度展开深度合作。
张勇:脱下西装变身极客
4月11日的阿里云峰会,张勇首次以兼职阿里云智能集团CEO的身份对外亮相。这一次他一反常态地不再以西装革履示人,而是穿上了极客风的休闲夹克,还给AI时代下了一个极具技术范儿的强判断:未来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在阿里巴巴1+6+N全新架构之后,张勇作为阿里云CEO最先走入了新角色。
这是张勇人生中第三次重大的角色转换。第一次是在2008年,他以淘宝CFO的身份兼职淘宝商城,也就是后来的天猫的总经理。这一阶段,他一手打造了双十一购物节,一手做起了阿里的B2C业务。天猫和双十一的成功,不但造就了阿里,也改变了品牌对电商的认知,给中国所有的电商公司搭出了新舞台。担任COO后,他又成功带领淘宝实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在当时的阿里人口中,这一转型是“在高速公路上将汽车引擎换成波音747飞机引擎”,PC时代的互联网公司真正能实现转型并超越过去的寥寥无几,而张勇交出了最漂亮的成绩单。时至今日,阿里内网中员工给张勇贴的最多的一个标签,是“比我聪明还比我勤奋”。
俞永福:结硬寨、打呆仗,啃最硬的骨头
在进入阿里之前,俞永福就已将UCweb做成了国内市占率第一的移动浏览器,其出众的战略判断和管理思维,被业界津津乐道。
战略上,UC优视的主营业务原本不是浏览器,是俞永福入主之后顶住压力,选择了这一正确的赛道,以其卓越的战略判断,让UC获得了2000倍的成长。管理上,曾与俞永福共事的雷军,称其为“刘备式的管理者”:有能力提升和带领团队,同时能进能退,一进蜀国就能把天下分成三份。
俞永福进入阿里后的经历,继续体现了他在战略和管理上的独到。2015年,在与百度地图的竞争中,俞永福果断砍掉了高德的O2O业务,专注地图导航,1年后百度因为O2O持续亏损,高德反倒实现DAU反超,打出了互联网商业竞争史上的精彩一仗。从2017开始,在滴滴占据绝对主导的网约车领域,高德通过聚合打车模式涓滴成流,日单量超过千万,至今市占率已达到30%,成功在这个早已被宣布胜利的赛道,啃下了一块硬骨头。
蒋凡 “出海”打赢翻身仗
今年2月,顶着全球经济低迷和新冠疫情的巨大压力,阿里巴巴的公布了最新财报。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份财报竟然带来不少惊喜。
尤其是海外电商业务方面,Lazada、速卖通、Trendyol和Daraz等几大海外平台,不仅整体订单量逆势增长,收入更是同比大涨26%。
其中Lazada在东南亚国家的市场份额却不降反升,土耳其电商Trendyol的单季度增速更达到50%。恍惚间,仿佛一夜梦回中国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而带来这耀眼的成绩单的,正是现任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
戴珊:率领阿里基本盘再创新再创业
淘宝天猫是阿里的基本盘,而它的领导者戴珊,则称得上是阿里人和阿里文化的基本盘。
就在几天前,戴珊率领淘宝天猫集团第一个完成了组织变革:设立3大行业发展部,分别解决多元供给、品牌和时效三个层级的用户需求。而在1年多以前,戴珊履新淘宝天猫之初,便完成了史上规模最大的组织调整,用三大中心实现淘宝、天猫的全面融合。这两次大调整的核心驱动,就是戴珊经常谈到的“用户价值”。
对用户价值、用户体验的敏锐嗅觉和极度重视,在戴珊身上一以贯之。身为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工号11的创始员工,她在CEO中拥有最丰富的内部经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人力资源资深副总裁、集团首席人才官、首席客户服务官、B2B事业群总裁,对于阿里价值观中的“客户第一”,二十多年来她一直身体力行。
樊路远 “余额宝之父”与“老阿里”的代表
大文娱集团CEO樊路远,花名“木华黎”,不过在阿里内部,大家更习惯称他为“老樊”。这既是为了表达亲切,同时也彰显了他“老阿里”的身份。
2007年加入阿里巴巴的樊路远,曾经在支付宝工作十年,先后任支付宝事业群总裁、财富事业群总裁等重要职位。
坊间流传,2012年12月一家叫天弘基金的基金公司的负责人找到樊路远,洽谈合作推出一个产品。据说,当时樊路远没等对方讲完,就立刻拍板,“这个事可以做”,那个产品就是著名的余额宝。
万霖 或带领菜鸟最先启动上市
相对于其他五大业务集团,菜鸟集团CEO万霖可能是最低调的。但是他所掌舵的菜鸟集团却一点不低调,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物流平台之一,也是阿里组织变革后第一个传出要上市的业务集团。
据彭博社3月30日报道,菜鸟计划在香港上市,最早可能在年底完成。虽然消息遭到菜鸟否认,表示“目前尚无明确规划和时间表”,但也颇有欲盖弥彰的感觉。
其实物流作为阿里巴巴多年深耕,并且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的领域,独立上市本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去年,万霖曾专门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菜鸟的战略。他表示,菜鸟的目标是做一家物流产业互联网公司,带着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深入物流产业,直接进行物流运营,创造新的体验和新的价值。
他说,“送货上门对菜鸟来说是难而正确的事,坚持长期主义,真正沉下心来把送货上门做扎实,把简单的事情做对、做到位了,就是竞争力和差异化。”
万霖拥有多年的跨境电商和物流经验,曾在亚马逊从事供应链相关业务,2014年加盟菜鸟后,专门负责跨境电商增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菜鸟梳理出一张较为明晰的商业脉络。
在菜鸟网络,万霖长期负责推动全球跨境业务的增长,加强与国际物流公司的合作,提升跨境物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他还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物流企业向世界输出服务。
数据显示,在万霖的领导下,菜鸟全球物流已经形成包括B2C跨境包裹和B2B国际货运的综合服务能力。国际货运提供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港,60多个国家到门服务,运营的海外分拣中心总数增至15个。
有媒体做过测算,目前菜鸟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阿里巴巴的7%,仅次于淘宝天猫和云业务,而本地生活占比只有5%,可以说万霖虽然低调,但却是“隐形的冠军”,其掌舵的正是阿里巴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