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淘宝,告别手机限制

淘宝:从“手机淘宝”到“淘宝”,告别手机限制

2008年,手机版淘宝开始上线测试,随后,阿里巴巴逐步推出安卓、塞班、kjava等适配多个手机系统的APP版本。初期的“手机淘宝”具有商品搜索、浏览、购买、收藏、物流查询、旺旺在线沟通等在线功能,是手机购物市场为数不多的可直接实现在线交易的手机购物平台。

淘宝,告别手机限制
淘宝,告别手机限制

更名背后:阿里巴巴对移动互联网的重视

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众多网友,对此都进行了各种“调侃”。比照小米花费200万耗时3年进行LOGO更新,网友纷纷询问,“手机淘宝”此次更名花费了多少费用。同时,更多的观点认为,“手机淘宝”更名为“淘宝”,只是“改了个寂寞”。

阿里巴巴将应用软件取名为“手机淘宝”,并在随后的大小公开场合不断去强调“手机淘宝”与淘宝PC端的不同,也就可以看出“手机淘宝”不仅仅是为了将其与PC端的淘宝网进行区分,也是为了表明阿里巴巴对手机端移动互联网的看重。

新零售元年:线上线下融合,全渠道发展

在2017年双11期间,苏宁易购门店同比增长 47%,线上线下结合已初见成效。天猫在国内外布局超 100 万商家,打通线上线下 52 大核心商圈、60 万家零售小店、5 万家金牌小店、近 10 万家 智慧门店、4000 家天猫小店,此外,天猫还联合百余家品牌在全国 1大城市开出 60 家快闪店。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抹杀其他的消费方式,反而让电商平台关注到线下门店消费体验的重要性。电商平台也在这一年开始发力线下,推进全渠道发展,开启“新零售元年”。

未来展望: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

“手机淘宝”去掉“手机”两个字,让“手机淘宝”成为“淘宝”,未来业务的发展更有想象空间。这既是对过去十年深耕移动互联网阶段的一次“告别”,也是对未来新发展阶段的正式启动。

在汪海看来,用户低价需求和高价需求都是存在,阿里需要用不同的APP去承载不同的消费需求,这样用户在阿里整体购买的黏性才会更强。这可能也会是阿里巴巴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趋势。

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