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核心业务剥离,新平台能否独辟蹊径
唯品会核心业务剥离,新平台展望
关键在于,唯品会巧妙地避开了与电商巨头的正面交锋。

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唯品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均展现出了稳健而坚韧的财务表现,为投资者和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刚刚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的唯品会,面临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核心指标增长放缓的同时,决定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对物流业务进行重组。
会员制:唯品会的独特优势
特别是与其线下门店相对冷清的状况相比,其GMV表现却颇为出色,略高于市场的预期。
会员制,这一零售领域的经典模式,几乎贯穿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历史。如今,就连直播电商的头部玩家如李佳琦、东方甄选等,也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会员体系,并从中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而唯品会,作为最早一批打造会员体系的电商平台,其成果自然也是斐然。
服装品类:唯品会的市场空间
不过,截至目前,唯品会在今年上半年提出的金融业务分拆仍旧悬而未决,尚没有披露最新进展。
此前,唯品会自2013年开始布局金融业务,先后获得商业保理牌照、小贷公司牌照和第三方支付牌照。
以服装品类为例,由于其非标准化的特性,消费者往往不会长期固定穿着某一品牌的服装,这为唯品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唯品会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不断在服装品类上推陈出新,通过专业的买手团队,不断引入新品牌不仅巩固了平台货品的差异化特性,也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024年,唯品会成功引入1500多个新品牌,极大地强化了其时尚标签。
电商与自媒体的未来趋势
早已不是“妖股”的唯品会正在希望一边维持电商增长,一边找到其他新增量,而京东成了他效仿的一个方向。
唯品会最新一季财报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唯品会净营收159.5亿元,同比增长31.1%;净利润5.519亿元,同比增长16.3%;毛利润同比增长25%至36.9亿元,毛利率稍有下滑,维持在23.2%。
抖音电商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使其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
在商业模式上,唯品会采取线上奥特莱斯特卖模式,以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为核心,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帮助品牌商快速清库存,形成供需双赢的闭环。
唯品会的新增长引擎
此次为了打造新的业务增长引擎,唯品会还正式宣布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以形成一个由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版块组成的战略矩阵。
可以为各地公益商品提供免费、成熟的电商平台支持,所有的商品唯品会零利润销售,并补贴运营和物流成本,打通公益商品前端生产与终端销售,以期...
未来展望: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由于品牌特卖增量市场基本见底,影响了唯品会核心业务的发展。但从长期看,唯品会剥离品骏快递,将会压缩营业成本,释放一定的利润空间。
因为核心...
02%。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从季度数据来看,唯品会的营收增速在2019Q1、2019Q2和2019Q3一度处于10%以下,在2019Q4才有所回升,达到12.41%。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唯品会起家“品牌特卖”,前期的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服装和鞋业的去库存红利,但由于太过依赖品牌库存尾单,随着去库存红利逐渐...
图片来源:
存货销售困境日益突出,退货率也在持续攀升。2023年,唯品会全年退货率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了3至4个百分点。
更为严峻的是,据唯品会管理层预估,退货率将继续上升,预计2024年在2023年的基础上还会再提高1至1.5个百分点。
退货率的上升,不仅会大幅增加运营成本,如产生二次物流费用、造成商品损耗等,还可能影响商品的二次销售,对品牌形象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此外,在品类选择上,唯品会聚焦于服装、美妆等少数几个品类。
虽然垂直电商在发展空间上存在一定限制,但这也促使唯品会能够将精力集中,对单一领域进行深度挖掘和拓展。
在此次的财报中,还有一组关键数据尤为引人注目。
2024年平台SVIP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6%至880万,这些超级用户贡献了近49%的线上销售额,用户年消费额更是普通会员的8倍之多。
换句话说,唯品会2093亿的GMV中,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这些SVIP用户,其稳定离不开这些“铁粉”的鼎力支持。
在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大服饰品类投入、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唯品会为何能保持如此稳健的表现呢?
虽然财报数据不算特别亮眼,但胜在稳健可靠。
这已经是唯品会连续49个季度保持盈利了,作为体量较小的电商平台能“十二年如一日”地赚钱,着实不易。
深入分析唯品会的业务结构可知,服饰穿戴品类商品是其主要营收来源。
2024年,穿戴类商品GMV同比增长2%,占整体GMV的比例攀升至7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的确,会员制的优势不言而喻。
通过设定付费门槛,会员制成功筛选出了一批高忠诚度的用户。
这些用户在享受专属权益,如折扣、免邮、优先服务等的同时,也形成了“沉没成本效应”,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复购率。
尽管整体业绩承压,但与线下零售市场的波动形成鲜明对比,唯品会的GMV在2024年实现了稳健增长。
全年GMV同比增长0.6%至2093亿元,尽管对比2023年全年GMV增幅18.7%,下滑不少。
但唯品会凭借独特的品牌特卖模式以及严格的正品保障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推动了GMV的稳健提升。
而唯品会能够长期稳定运营的另一秘诀,便是“会员制”。
唯品会作为“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曾异军突起,也因为特卖网站的定位特殊、受众有限而遇到瓶颈。
12月18日,腾讯、京东两大巨头双双携手入股唯品会的消息有望为其注入一剂“强心针”。
当天,腾讯和京东宣布将向唯品会投资8.63亿美元。
根据股权认购协议,腾讯和京东将认购唯品会新发行的A类普通股,认购金额分别约为6.04亿美元和2.
在商业模式上,唯品会采取“线上奥特莱斯”特卖模式,以“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为核心,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帮助品牌商快速清库存,形成供需双赢的闭环。
近年来线下奥特莱斯市场的火热,也从侧面印证了唯品会商业模式的成功。
深入分析唯品会的业务结构可知,服饰穿戴品类商品是其主要营收来源。
与淘宝、京东、抖音电商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使其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
在商业模式上,唯品会采取线上奥特莱斯特卖模式,以名牌折扣+限时抢购+正品保障为核心,吸引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同时帮助品牌商快速清库存,形成供需双赢的闭环。
更重要的是,会员体系还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行为数据,如用户的品类偏好、消费频次等,这些数据为平台优化选品和制定营销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此外,会员费本身为平台带来了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会员用户的高客单价和对价格相对较低的敏感性,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平台的毛利率。
作为垂直电商运营平台,唯品会主打特卖模式,专注于提供优质名牌的折扣商品和服务。
与淘宝、京东、抖音电商等综合性电商平台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使其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
过去一年,在电商江湖,除了阿里、京东这样的综合电商平台外,还有一个另类,就是垂类电商唯品会。
得益于消费的复苏,唯品会过去一年其实过得不错。
该公司近日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其全财年的GMV超过了2000亿。
随后在美股盘前交易中,其股价一度飙升超过10%。
纵观唯品会同时期的电商平台,除了淘宝、京东等头部平台外,其他企业要么已经退市,要么已经倒闭,还在盈利的寥寥无几。
而唯品会却能够历经十数年依然屹立不倒,并且活得相当滋润。
这足以证明,唯品会“错峰”竞争和稳重打法是行得通的,也是值得其他电商平台借鉴和学习的。
不过,深入分析唯品会近两年来的运营数据,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逐渐显现。
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19.91天,稳步上升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23.17天,这一变化直观地反映出商品销售速度放缓,存货在仓库的停留时间变长,库存管理难度加大,资金占用成本也随之增加。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3年第一季度的1.90天,增长到2024年第四季度的2.81天,意味着款项回收周期延长,资金回笼效率降低,给企业资金流的顺畅运转带来一定压力。
在如此业绩下的唯品会也有了傲娇的资本,以前唯品会只是唯品会,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而现在唯品会的业务开始多方位拓展。
唯品会首席财务官杨东皓宣布,唯品会将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和重组物流业务。
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在唯品会的购物体验,其中购物便利性和价格实惠成为了大家口中的“惊艳”之处。
无论是配送速度,还是退换货服务的省时省心,都让消费者对唯品会赞不绝口。
唯品会的这份年报,惊喜之余,也潜藏着挑战。
未来,如何持续突破SVIP用户圈层,匹配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在瞬息万变的电商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无疑是唯品会要不断发力的方向。
从外部环境来看,电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唯品会面临着来自众多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
各竞争对手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推出丰富多样的产品与服务,吸引新用户并提升用户粘性,这让唯品会在获取流量与用户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时间,唯品会成为在红海中独辟蹊径做出蓝海的商业符号。
流血上市、股价破发、遭机构做空;虽对手围堵收入依旧坚挺暴涨,2年时间股价增长50倍,冲进百亿市值俱乐部,坐上中国互联网第六把交椅,让资本市场态度180度逆转……
中国互联网领域,从来没有一家企业像唯品会这般充满争议。
拆分、物流重组)刚刚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的唯品会,面临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核心指标增长放缓的同时,决定分拆互联网金融业务,并对物流业务进行重组。
5月17日,唯品会公司CFO杨东皓告诉记者,上述分拆与重组预计将在今年之内完成,在拆分过程中,原先唯品会旗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即将寻求外部融资。
机构在进行着扶贫方面的努力,大多是通过一篇文章,来告诉读者某偏远地区的产品遇上了滞销的问题,并且通常会以自己的名义为产品质量做背书,呼吁读者们伸出援手或者进行扩散传播。
这种以个人为单位发起的互联网扶贫,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传播效果就是一个瓶颈,即便是找到一个大V的账号...
如今,消费者普遍变得更加理性,他们倾向于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已成为主流消费观念。
唯品会正是抓住了这一消费趋势,通过提供比价后显而易见的实惠感,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并赢得了高度的用户粘性。
从全年业绩来看,唯品会营业收入为1084.21亿元,同比下降3.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亿元,同比下降4.64%,是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双跌的现象。
面对京东、抖音等平台在服饰品类的加大投入和直播电商的促销冲击,唯品会的增长空间受到了一定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