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遭遇成长烦恼,配套金融服务薄弱
跨境电商金融配套困境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配套金融服务却显得薄弱,成为跨境电商成长的一大瓶颈。

以杨军所在的浙江绍兴诸暨市跨境电商企业“顺发包业”为例,尽管企业业务发展迅速,但面临的金融困境却不容忽视。杨军表示,企业扩张过程中,面临成本上升、生产扩大、仓库物流完善等挑战,急需配套的金融服务方案来解决问题。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3%。今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已上升至1873.9亿元,同比增长52.8%,增速远高于外贸整体增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商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配套问题愈发凸显。
金融服务配套不足
当前,跨境电商企业在金融配套方面面临诸多困境。跨境支付结算周期较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例如,一笔跨境交易完成,国内企业真正能拿到钱可能需要一个月或至少一个星期,支付机构需要加快结算周期。
汇率波动风险加大,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企业利润,而企业普遍缺乏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经验。
此外,跨境电商企业在物流、仓储等方面也面临资金压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物流成本、仓储成本等不断上升,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很大压力。
解决方案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所面临的金融配套困境,
1. 加强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缩短结算周期,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2. 推出适合跨境电商企业的汇率避险产品,帮助企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
3.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金融需求。
4. 加强企业培训,提高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5. 政府加大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跨境电商金融配套政策。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