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驻墨尔本总领馆提醒:电诈新招术

一、电诈新招术揭秘

诈骗分子 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后利用这些信息 施骗。留学生小唐订购机票后接到自称“同程旅行”工作人员电话,对方称因航班延误将对小唐订购的机票进行改签,并赔偿“改签费”。信以为真的小唐在所谓的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身份信息。小唐之后有所警觉,不再接类似电话。随后不久,又有自称网络安全人士联系到他,称他的信息泄露,有被非法使用的风险,只要他缴纳保证金,即可免费帮助他设立更高等级的隐私保护。小唐最终缴纳了所谓的保证金,他识破了第一个骗局,却陷入二次骗局。

驻墨尔本总领馆提醒:电诈新招术
驻墨尔本总领馆提醒:电诈新招术

6月7日,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及驻墨尔本总领馆分别发布声明,提醒领区中国公民防范电诈等诈骗行为。

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借贷人需注销个人名下贷款帐号,并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销户”,骗受害人将网贷借款转移至骗子账户。近日,留学生小姜接到某贷款公司“注销客服”的电话,小姜去年确实在网上注册过某非法“校园贷”,还因此遭受过讹诈,于是相信了对方。对方称如她再不注销该账户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小姜添加了这位“客服”提供的QQ号,在对方的指引下,先后下载多个借款软件平台,后将借得的数万元提现,转账到了骗子指定的账户。

二、防范电信诈骗的实用方案

驻墨尔本总领馆在此郑重提示领区中国公民:使领馆及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到使领馆领取文件或其它物品,不会电话通知申请人可能涉及案件、被拒绝入境或被公安机关逮捕等事宜。如接到自称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国际快递公司等部门的录音电话,告知本人涉及非法入境、银行卡洗钱案、有未领取包裹在使领馆、按提示转接人工服务等等,这些都是诈骗分子惯用伎俩。

在此,驻墨尔本总领馆郑重提示领区内中国公民,特别是在澳留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提高全面防范能力,切勿掉入电诈陷阱。驻墨尔本总领馆 提醒...

来源:中国侨网

当前,电信诈骗手段花样繁多,且不断更新,“二次”电信诈骗愈发频繁。同时,在外的中国留学生成为新的诈骗目标,诈骗团伙会特意寻找外语非常流利、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从事电诈,使其更具欺骗性。当前正值澳大利亚新学年首季,总领馆频繁接到针对领区中国留学生的电信诈骗报案。不少同学出于警觉主动与总领馆核实真伪,避免了落入圈套,但也有个别留学生不慎上当受骗,因而遭受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总领馆在此特别提醒领区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朋友们,务必擦亮双眼,加强海外电信诈骗风险防范意识。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