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快递物流业的党建探索:开启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快递物流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浙江、广州、武汉、成都等地纷纷出台快递物流业党建工作指导意见,建立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邮政局和北京、重庆、深圳等地开展“暖蜂行动”,出台关爱快递员的具体举措,依托城乡社区设立“爱心驿站”,解决快递员维权难、上路难等问题,体现了党建在服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非公企业党建的历史性进步
回顾2012年以来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历程,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高位推动是决定性因素。非公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得到了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
许多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表示,将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非公企业党建的生命线,只有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才能实现以党建强引领发展强的目标。
三、党建引领产业融合发展
上海、广东、四川、湖南等地在重点产业聚集区,依托产业链组建联合党组织或党建联盟,打破体制、行政、地域边界,以党建引领产业上下游融合发展。
安徽芜湖依托园区、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汽车、航空等10个新兴产业集群党委,以党组织为“通关密码”,打通政府部门、链上企业、科研机构等体制壁垒,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四、服务国家中心大局,彰显“硬核”力量
不少党组织推动企业发挥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在关键时刻发挥了“硬核”作用。
全国近11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2.7万个村,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比亚迪、富士康、红豆、雅戈尔等企业党委组织党员骨干改造调试设备,转产口罩、防护服等紧缺防疫物资。
五、打造开放共享的楼宇、商圈党建
北京、上海、大连、南京、广州等地推广把“支部建在楼上”,依托街道或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物业公司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天津推动全市多数菜市场商圈建立党组织,引导党员商户亮牌诚信经营,利用公开栏、大屏幕等传递党的声音,以菜篮子温暖心窝子、小菜摊服务大民生。
六、强化街道社区责任,凝聚职工群众
各地推动企业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职工制度,与区域、部门、单位党建共建,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共同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党组织组织党员职工开展信息排查、体温检测、卫生消杀,做好职工情绪疏导、健康知识普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七、系统推进园区党建,夯实非公企业党建基础
1992年以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自由贸易区等各类园区蓬勃发展,到2015年70%的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半数以上从业人员集聚在园区。
目前,全国2540多个省级以上园区构建“园区党工委-非公企业综合党委-党建工作指导站-非公企业党组织”四级工作体系,实现园区非公企业50人以上有党员、100人以上有党组织,民营企业500强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八、发挥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功能
各地在非公经济组织聚集的区域建立1.3万个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的政策宣传、党组织活动、职工群众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深圳在全市建设1050个“全域覆盖、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务、政务、公共服务资源,打造“一公里”党群服务圈。
九、强化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
各地采取内部推选、协商委派等方式,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带头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超过43%。
中央组织部连续9年举办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带动各地逐级开展培训。
十、落实经费阵地保障,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各地认真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税前列支、财政支持、党费拨返等政策,统筹建好用好党组织活动阵地,切实解决缺经费、少场所等问题。
引导企业党组织在转型升级、技术攻坚、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做法,推动党员在生产和项目一线打头阵、当先锋。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