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汉语作帆传文化

职业教育:汉语作帆传文化,技能为翼育巧匠

此次来华短期访学,让胡斯娜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看法:“中国学生并非只面对书本和考试,还会直接体验未来岗位工作,从中获得经验和信心。这正应了马来谚语:若为求知,远如中国亦必至。”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汉语作帆传文化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汉语作帆传文化

据介绍,“电商谷”泰国清迈中心和南宁分中心,已与泰国100多所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开展标准共建、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清迈中心累计培训泰北地区中小企业人员超5000人次,为3家企业创收超500万泰铢。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成熟师资是关键因素。

除了组织培训,该基地还于2023年12月发布了新丝路“中文+职业技能”系列双语教材,涵盖机电一体化、汽车服务工程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等6个专业的初、中、高三级教学内容,共19册。

政行企校协同发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像这样的案例,是中国职业院校面向海外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生动注脚。通过政行企校协同发力,中国职业院校一方面积极引进来,吸纳培养留学生、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另一方面高质量走出去,在海外合作办学,打造了鲁班工坊、中文工坊、现代工匠学院等一批国际教育品牌。

从语言、文化到技能,从学业、实践到就业,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切实为来华留学生与海外学子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服装领域,中国职业教育助力东南亚发展

在服装领域,目前东南亚国家的技术和设备不及中国先进,相关培训也尚未形成学历教育体系。针对这一情况,2018年,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衣路工坊”项目,利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优势,服务中国服装产业向缅甸等东盟国家转移的需要。

与时俱进,职业教育育人理念需不断更新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职业教育的育人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近期,AI重塑劳动力市场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在谢永华看来,AI的到来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正在牵头编写“人工智能”职教出海双语教材,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全球发行。

“中文+职业技能”模式助力跨境电商发展

“今天下午,我在TikTok上成功卖出一单潮玩产品!”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学生胡斯娜兴奋地说。近期,她正在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参加电商谷“中文+跨境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班。

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基地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目前国内已建成19个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基地,致力于培养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在淄博职业学院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基地,授课团队由来自北京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学员为各地职校国际中文教师和志愿者。

海外合作办学,打造国际教育品牌

在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道路上,2023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合作,建成中国职业教育第一所海外应用技术大学——柬华应用科技大学。该校基于对国际产能合作及海外中资企业用人需求,开设网络工程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开发网络工程技术、智慧仓储等定制化课程。

文化输出,汉语教育助力国际交流

中国面向海外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汉语作帆传文化,技能为翼育巧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