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全球企业一拍即合

进博引力的再升级:消费贸易的双升级
是进博引力的再升级的最佳注脚。买遍全球的便利,贸易升级的促动,增资落户的坚定,制度创新的红利,“进博效应”的定义正在不断刷新,不变的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开放共赢的承诺。
一见倾心:进博“爆款”点燃消费贸易“双升级”
一见倾心、一拍即合、一诺千金,“进博效应”惠全球。一拍即合——坚定信心,进博会企业投资忙。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进口呈持续增长态势,2016年-2018年平均增速达8.25%,预计2019年进口规模达2万亿美元。
全球展品进入国门的脚步正在变得更轻快、更顺畅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今年7月提前完成实施,第三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呼之欲出”,贸易便利化的脚步大步向前。
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副司长党晓红介绍,通过首届进博会的实践,延长ATA单证册海关签注期限、便利展品展后处置等政策已经固化并扩大到其他在中国举行的进口展览会。
进博会企业投资忙:坚定信心,买遍全球的便利
日本企业松下就已签署参加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意向书,本届展会上的参展面积也从去年的700平方米扩大到了1000平方米。
正是从进博会“窗口”中洞见了巨大而富有活力的中国市场,这家日本企业下定决心,在创业百年来第一次把经营决策权从日本搬到了海外。
进博带来的消费升级效应:下沉市场的“小确幸”
进博带来的消费升级效应,不仅体现在和全球城市比拼产品的丰富度和上新速度的“大练兵”,更体现在中国巨大下沉市场里每个小镇、每户居民家中的“小确幸”。
中国西北的小县城里出现了新西兰牛奶的身影,网购意大利“网红小家电”能以海淘价格享受全国联保,加油站里卖起了东欧护肤品,乐高门店首次走进西北地区。
进博会促动,制度创新常态化:跨国企业的中国市场布局
有的跨国企业追加投资、在中国设立工厂和研发中心,有的知名企业设置和升级了中国区总部,还有的企业则在母公司专门设立了“中国综合战略专属执行部”。
都乐中国品牌总监王娜介绍,随着中国政府不断放宽准入水果的种类和产地,以及中国市场消费升级的需求,企业20多年前刚进入中国时以销售菲律宾香蕉为主,现在,企业正在加速引入越来越多“小众”产地和“新奇特”的水果。
进博效应不止一面,开放接力未曾停歇
7月,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实施,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领域进一步开放;8月,上海启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明年,外商投资法即将正式实施……“进博效应”不止一面,开放接力未曾停歇。
未来展望与实际体验验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