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公司股价涨四倍,产业化步伐加快
龙头股股价翻数倍、新老玩家持续布局,折射了当下异质结产业的狂热。据券商机构分析,2022年将是异质结具备产业化性价比、行业爆发的重要年份,在此之前,业内纷纷布局,分一杯羹。

异质结产业现状解析
股价异常波动一度引发该公司进行自我澄清,但并未影响其发展。从去年控股股东爱康实业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至今,作为子公司的爱康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公司的影响,股价表现低迷。
券商机构统计分析显示,2021年成为异质结投资和量产的元年,行业规模正不断扩大。浙商证券分析称,随着设备国产化、银浆和靶材成本的降低,以及转换效率提升带来的‘增效+降本’,2022年行业或进入爆发阶段,扩产规模有望达到30GW以上。
异质结产业成就
晶澳科技对异质结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备受关注。该公司认为,本项目建设有助于公司后续建立更成熟的GW级异质结电池生产线,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了进一步提效降本的研发平台。
降本主要集中在四个环节:在硅片端,随着未来N型硅片需求起量,规模效应将缩小N型与P型硅片之间的溢价空间;在设备端,随着国产设备的“降本+提效”,目前设备投资额存在较大的降本空间;在银浆材料方面,低温银浆的国产化,可以打开降本空间;在靶材端,未来将通过提升靶材利用率、规模化回收、背面AZO替代和国产化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
异质结产业未来展望
浙商证券预计,各项成本均有望在未来下滑,预计到2022年HJT将达到与PERC旗鼓相当的成本区间。随着设备国产化、银浆和靶材成本的降低、以及转换效率提升带来的‘增效+降本’效益凸显,2022年行业必将进入快速爆发阶段。
未来五年,异质结设备的市场空间规模有望达到400至500亿元,且会出现千亿市值公司。随着HJT异质结技术的渗透率从现在不到1%迅速提高到70%以上,越来越多的新资本新面孔出现在HJT行列,今年恰恰是异质结技术刚刚进入低成本商业化量产确定性极高的“右侧”节点。
异质结产业解决方案
针对异质结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下提供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
-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设备国产化水平。
- 推动银浆、靶材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 优化产业链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