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亲历者备战:做最好的准备
关税战背景与挑战
欧洲是第一选择。对弈12天,牌桌两端仅剩中美。英脉睿智创始人杨朝晖近些年在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美国业务落地服务。他告诉「暗涌Waves」,“夸张点,即便加征200%的关税,美国市场的产业潜力、规模、补贴政策以及营收预期都是有竞争力的。”

「暗涌Waves」访谈发现,主要市场收入在美国、纯中国供应链且没有足够实力涨价的、尤其是早期企业背后的投资人略显悲观与后撤情绪;已提前布局海外产能、产品有技术和品牌溢价权,且手握多细分赛道尤其是轻资产项目的投资人更为乐观。
应对策略:布局与转型
“低端制造比拼的是原材料和劳工成本,中高端制造则是供应链整合、复杂设计,以及成千上万工程师与熟练技工的系统协作能力。”北美汽车市场资深行业专家赵培培认为,今天的美国尤其是大多数内陆州,这些能力的储备非常有限。反而是中国,依然是全球少数几个具备这一完整能力体系的国家。
《溢出》一书中曾提及关于东莞高埗镇的裕元制鞋厂产能逐渐向越南转移的例子:裕元制鞋厂是台资企业,高峰期在大陆合计雇佣了20多万人,仅高埗镇就有约10万人。2008年开始,其产能逐渐向外转移,高埗工厂仅剩下约8000人。但转移去越南的只是制鞋业中最终粘接成鞋的工序,而不是全流程转移。
解决方案:本地化与风险管理
美欧贸易战再升级 欧盟准备动用 反胁迫工具 回击.当地时间17日,特朗普正式获得总统职位。在上⼀任期,特朗普先后依据美国贸易法案第201条款、第232条款和第301条款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而现在临近上任,又释放出将对华追加关税的消息……如何应对关税战?谭主找到了一位中美经贸交流的 圈内人 也是中美经贸谈判亲历者——中国...
方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卜睿告诉「暗涌Waves」,所谓原产地证明,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获得当地C.O.,第二部分是满足进入美国时CBP申报针对原产地的要求,后者取决于相关第三国是否和美国签署贸易互惠条例以及是否属于普惠制原产地规则的适用国。
未来展望:区域化与全球化
一位曾经的Temu商家说,Temu已经明显偏向半托管模式,“搜索页第一页靠前的基本是半托,带Local标签的流量会好”。
恐慌,只是暂时的。这也要求中国出海企业应该提早布局,对墨西哥的供应链转型本地化。“我们会要求当地按照实际原产地来申报以及出具原产地证,不得造假。”
从宏观数据看,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约为5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2.9%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正在结构性减弱,这轮关税政策不会像上一轮那样形成系统性冲击。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