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订单,一半核心词
电商变革:关税下的新机遇
作为主打中国外贸工厂的跨境电商平台,阿里国际站主营的是B2B业务。然而,自4月2日起,高关税引发的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使得一些美国消费者开始寻求省钱之道,直接联系中国厂家,寻找源头工厂的产品。这股风潮正在改变跨境电商的格局。

熊伟平:勇敢面对挑战
在阿里国际站海外买家峰会上,熊伟平向客户讲解产品。他深知市场的变化,敢于大胆决策。2023年,熊伟平的电动凉亭销售额达到3000万,2024年更是翻三倍,达到1.03亿。创业第四年,他已练就应对危机的心态。
大订单背后的信心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世界发起所谓“对等关税”,外贸人熊伟平却在这一天收到了一笔美国商家的大订单,金额超过1400万人民币。去年年末,他还接到一笔150万欧元左右的订单,来自西班牙。这些订单的成功,源于他对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
应对关税:精准策略
面对关税上涨,熊伟平的策略是精准定位市场,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他发现,欧洲客户非常谨慎,下单时间可能长达60天。因此,他团队在测量期间,只需3天就能完成美国客户2周的工作,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团队协作:共渡难关
朋友担心关税可能造成20%的损失,但熊伟平却充满信心。他说:“你自己有工厂,这是你的优势,你做好产品研发就行。受影响的其实是美国的客户,或者跟你玩价格战的那帮厂家。”这种乐观的心态,也感染了整个团队。
品牌化出海:打造核心竞争力
早在几年前,熊伟平就选择了品牌化出海策略,打造不可替代的产品质量。在设计上,他会考虑美国客户的痛点,如电动凉亭分装运输后需要客户自行组装,容易装错。今年他们做了公母插头的设计,避免了接错线的问题。
市场拓展:把握机遇
面对关税升级,熊伟平没有选择退出美国市场,而是继续加注。他观察到,悲观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情绪,很多同行已经选择把美国的定向付费推广渠道关掉,转道欧洲市场。但熊伟平选择继续把握美国市场。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