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高小额包裹关税至120%,中国跨境电商如何应对
美国小额包裹关税提升至120%,跨境电商企业如何应对?
美国东部时间4月8日,美方将此前宣布的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所谓对等关税,进一步提高50%至84%,加上此前20%关税,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将达到104%。4月10日,这一数字达到了125%。2025年5月2日起,美国将终止对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小额包裹免税待遇,关税提升至120%,这一举措使得许多原本依赖小额包裹出口的跨境电商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中国跨境电商如何应对?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签署的行政命令,该命令终止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自5月2日起生效。白宫当时称,商务部长将于90日内提交报告,评估有关行政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把有关规则 到来自澳门的包裹。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数据,目前80%的跨境电商商品都通过航空货运运输,中国电商业务成为全球航空货运增长的重要。对于物流增加了清关时间,提高了成本。
跨境电商企业应对策略
李金玲指出,“跨境电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意,不应只盯着美国市场。”她建议,企业可以开拓中东、非洲、日韩、欧洲等其他市场,这些市场的跨境电商增速和体量都不错,有很多机会。同时,对于美国市场,企业可以考虑利用中转国或RCEP原产地规则,以及自贸区保税加工等模式,降低关税负担。
丰泊国际中国区总裁霍昊扬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将对中国中小卖家进行洗牌,淘汰非优质的白牌、低价竞争、非合规卖家。未来,售价在25美金以下的产品竞争力将降低,逐渐退出美国市场。品牌卖家将逐渐增大本地备货,提高美国本地海外仓的使用率。”
优化供应链与运营
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对此,郑吉昌建议,优化供应链与运营。如注册美国公司,通过本地实体采购、清关,适用一般贸易税率,规避惩罚性关税。再如近岸布局,在墨西哥等低关税地区设仓,利用“半成品+美国组装”模式降低关税负担。
布局多元化市场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要布局多元化市场。开拓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区域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分散政策风险;同时独立站引流和建立品牌私域流量以拓展销售渠道。
专家观点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典型表现,短期内对中国跨境电商冲击显著。”郑吉昌表示,在平台与卖家层面,成本压力激增。关税、清关成本及物流费用上涨,中小卖家利润空间被压缩,短期可能被迫涨价或退出市场。依赖直邮的“铺货型”平台需转向海外仓备货,但海外仓的高成本对中小卖家构成挑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