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东北海滨小城,年产泳装1.7亿件

兴城泳博会:提升泳装和城市国际知名度

汇集国际国内830家云展商、100余家线下展商,签约、成交额达10亿元……2024年7月,东北亚国际泳装博览会在兴城举行。兴城泳博会自2011年举办至今,已经走过14个年头,“泳博会提升了泳装和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张东元说,在2024年辽宁品牌价值榜中,“兴城泳装”区域品牌价值评价达到96.99亿元,比2023年提升10.42亿元。

东北海滨小城,年产泳装1.7亿件
东北海滨小城,年产泳装1.7亿件

小泳装何以销全球

田澍年近九旬的奶奶苏桂珍是兴城第一批泳装人。20世纪80年代,兴城建设了大批休闲度假区和疗养院,各地游客前来兴城海滨度假。泳装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能有效带动低收入人群增收。如今,这座人口不到50万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泳装相关工作。家门口的产业让兴城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虽然是冬天,但泳装企业的订单并未减少。在兴城市卓衣美制衣厂,工人正加班加点生产赶制订单。总经理刘卓说,厂子里加工、裁剪工人共有260余名,工人一般是计件拿工资,月薪可达8000元至1万元。

兴城泳装产业:从家庭作坊到全球电商

2024年,以兴城泳装人创业为背景的电视剧《乘风踏浪》热播,兴城泳装产业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了。不仅有许多客户慕名而来下单、谈生意,还有不少外地游客特意来参观兴城泳博会。

从家庭缝纫机“哒哒”作响,到智能化车间高效运转;从街头巷尾的“提篮小卖”,到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兴城,这座东北的海滨小城,为何能成为“泳装之都”?

他们身上花花绿绿的泳衣,让当地人既感新奇,也嗅到了商机。于是,一些人买来几件泳衣,自己回家就照猫画虎学着做起来。当时做1件泳衣能赚1元钱,有的妇女一天能做30件左右;而在工厂上一个月班,才赚6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比,一传十、十传百,兴城市的泳装产业从家庭作坊起步,渐成星火燎原之势。

东北海滨小城,年产泳装1.7亿件

新华社沈阳2月13日电 题:东北一座海滨小城,年均生产1.7亿件泳装销全球.记者近日在兴城市多家泳装企业走访发现,这里的泳装产业年产值已达150亿元,“一尺布”做成了“大生意”。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兴城有泳装企业1300余户,年均产量约1.7亿件,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占国际市场份额25%以上。2024年,兴城被评为2024年度辽宁省工业单项冠军培育县。

兴城泳装产业:转型升级,乘风踏浪

在政府支持下,企业顺势而上,向产业高端进军。在兴城市英华泳业制衣有限公司的展示区,多件“中国风”的设计精巧的旗袍款式泳装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董事长王娜说,公司致力于高端化的产品设计,泳衣在面料、设计和制造等方面已与国际大牌并驾齐驱。目前,企业在全球多地注册了商标,已成为兴城泳装行业高端化转型的代表。

兴城请来专家为产业“把脉”:一少销售渠道、二缺自有品牌、三短上下游产业链条,产品仍处在价值链中低端。

兴城泳装产业:AI助力,迈向智能化、个性化

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兴城泳装协会与杭州深度思考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还共同创立辽宁纺织服装AI设计研究院兴城分院。据杭州深度思考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飞介绍,通过AI算法,可以在数以千计的颜色和图案中迅速筛选出最受欢迎的选项,从而大大缩短泳装设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AI将助力兴城泳装产业朝着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

兴城泳装产业:蝶变之路,一尺布“做”出百亿大产业

从依托海滨度假产业消费泳装,到自己办厂生产;从私人作坊的沙滩叫卖,到智能化生产企业的全球电商销售……历经40多年,兴城泳装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蝶变。虽然人口不到50万,但兴城年均生产泳装约1.7亿件,产品远销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城市泳装行业协会会长张东元说,由于提前设计、生产等产业特性,夏天作为泳装销售的旺季其实是行业生产的淡季;此外,近年来东北冬季文旅日益火爆,温泉产业受到热捧,也给泳装产业带来一股新热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55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