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集装箱产能在上海,这家外贸企业去年出口额翻三倍
集装箱产业:上海引领全球
锦江航运预订的集装箱已运到堆场,等待提箱。 “我们的订单已排到3月份。”上海宝山太平货柜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进永用“马不停蹄”来形容企业的运转,就连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都没有休息。集装箱是外贸进出口的“基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约10%的集装箱产能在上海,宝山太平的集装箱走下生产线,就会迅速被运往全球。

服装厂转型跨境电商,订单翻三倍
建新厂,扩产能,是目前于兵最着急的事。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家成立只有两年多的服装厂,在当地已经开设了25个分厂,其中有17个都是去年刚刚投产的。于兵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外地做服装贸易,2021年底回到天门转型做跨境电商。在他看来,国内电商竞争激烈,海外市场空间会更大。但企业的发展速度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第一年产值7000万元左右,第二年竟然直接翻了三倍,达到2亿多元!
跨境电商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将海外销售交给平台运营,企业只需专心生产。通过跨境电商线上接单,这家服装厂把1000万件服装卖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迅猛增长的订单,使得这家服装厂今年还在扩建新厂,补充产能,追赶海外市场需求。抓住新机遇,企业组团出海抢市场,纺织服装是天门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服装经营主体...
集装箱出口额翻三倍不止
“我们的订单已排到3月份。”上海宝山太平货柜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进永用“马不停蹄”来形容企业的运转,就连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都没有休息。集装箱是外贸进出口的“基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95%以上的集装箱由中国造,而中国集装箱约12%的产能在上海,这些集装箱将载着长三角地区的货物出口到全球。
政府助力企业解决困难
企业的产量大幅提升,往往牵一发动全身,门前交通拥堵了、堆场不够用了、用电需求如何保证……徐进永举了个例子,在原有产能下,每天进出工厂的12米大型提货车约300车次,现在每天则接近1000车次,为此,市区两级商务部门对宝山太平一路倾力呵护,联手经信、交通、海关、杨行镇政府等相关政府部门,为企业解决了多方困难:为缓解宝杨路上的交通拥堵,当地交警部门加强警力,疏导现场拥堵;企业急需一块新堆场,政府立刻召开协调会议,把距离企业仅1.5公里的一块80亩空地腾出来,容量可达1.4万TEU……
未来展望:跨境电商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