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订单激增100%,利润却缩水
刚刚过去的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但从下半年开始,我国的出口数据就稳步增长。许多外贸企业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产品供不应求。

2021年的第一个工作日,鲁骏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重新确定订单价格。由于订单以美元计价,而原材料等购买需要人民币,为了减少损失,鲁骏与销售和财务同事讨论了多种方案,决定产品价格涨价幅度的重要依据是对2021年汇率的预期。
汇率风险:外贸企业的隐痛
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型外贸企业并未进行汇率避险。对于这些企业汇率上涨带来的冲击更大。一位跨境电商卖家表示,汇率上涨导致利润缩水,现在甚至要为员工发工资而发愁。据运无界了解,与2020年6月相比,现在换10万美元要亏七八万元。
如何减少汇率对利润的影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调整订单价格,对冲汇率风险。因为订单都是以美元计价,所以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汇率走势,适时调整价格。
金融工具助力汇率风险管理
也有企业表示,非常需要金融工具的帮助来规避汇率风险,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企业在具体操作中显得束手无策。
疫情以来,由于中国的复工复产明显比世界平均水平要快,很多音频产品的需求涌向中国。公司仓库里,堆满了即将发货的产品。临近年关,所有人都在加班加点忙碌着。鲁骏告诉记者,他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四月底。
本文源自央视财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银行都有外汇类的服务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一些银行表示,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前来咨询汇率风险管理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他们期望能尽快锁定结汇汇率,以减少人民币快速升值所带来的结汇损失。
订单激增,利润却“缩水”
尽管订单量暴增,但不少企业的收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币近期的大幅升值。2020年5月27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7.1954的年内低点开始“反攻”,而这股势头在进入2021年以后仍未停止。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5408;到了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4764。李洪西算账,现在换10万美元,比去年6月份,就要亏上七八万元。
应对策略:调整订单报价与支付模式
汇率的变化导致企业利润大减,但涨价会让产品竞争力锐减,能够平抑汇率波动的金融工具此时就成了很好的选择。这些“金融工具”在实际运用中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能否真的帮到这些外贸企业呢?
深圳某科技公司董事长鲁骏表示,如果能有这方面的人才,给他们一些指点,直接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一些反向的操作,或者是期权的操作,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更加有利的。
除了调整订单价格对冲汇率风险之外,有的外贸企业还改变了订单报价的时效性,从之前的一年缩短到半年甚至三个月。这样虽然可能导致客户对企业的信心减弱,但在汇率波动如此剧烈的情况下,保证利润成了当务之急。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