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港大基建时代,4万亿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深圳进出口突破4万亿:揭秘背后的基建狂潮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6.4%。在数据背后,支撑这一增长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新基建时代:4万亿背后藏着哪些秘密
深圳官方媒体深圳深视新闻在今年初报道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深圳经济总量实现4万亿元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
基建狂魔备受质疑?4万亿超级大工程公布,却藏有无数隐患?
下载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免费蓝光 极速下载...
10万亿来了!2021年建筑业迎来新基建时代
工保网.这其中,保守估计至少有10%属于新基建领域,总投资预测也在10万亿元,而这10万亿元新基建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存在的潜力和商机是巨大的。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4万亿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深圳经济总量实现4万亿元目标任务的冲刺之年。要加快推进高质量文化强市建设...
新基建背后涉...
表面上看是名字的变化,深层次来看,名字的变化意味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大基建时代正式结束,一个新的伟大时代开启了。深圳是特区,是观察变化的...
实施十大措施,投资4万亿元:揭秘深圳基建背后的秘密
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建设项目以政府主导的基建、市政类工程为主. 十六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新基建时代:硬核科技引领未来
如何概括此次“新基建”?两个字:硬核。四个字:硬核科技。简单来说,“新基建”就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领域全都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短板,有些还是被国外“卡脖子”的环节。哪怕现在不干,将来总有一天还是得干。
新基建与老基建的区别:新在哪里
把“新基建”与2008年“四万亿”“老路重来”等说法混淆,可以说这种思想认识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为什么说这轮“新基建”,不会是2008年“四万亿”的重演呢?1.“新基建”的关键是新“新”基建的关键点在于一个“新”字。2008年“四万亿”涉及的“老基建”,主要是铁路、公路、桥梁等“铁公基”领域
深圳外贸再创新高:揭秘背后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国内地的外贸版图中,中国外贸第一城的位置在2024年发生了变化。2024年全年,深圳以4.5万亿元的进出口总额,16.4%的年增长速度,时隔9年后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深圳外贸出海产品与途径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谁又成为了这场盛宴上的最大赢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欧雪 深圳报道谁是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到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时隔9年后重返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深圳海关数据:4万亿背后的增长动力
深圳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市进出口4.5万亿元,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6.4%。同时,深圳的出口、进口也均为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81万亿元,增长14.6%,实现32连冠;进口1.69万亿元,增长19.6%。
深圳港口发展:支撑外贸增长的基石
近几年,深圳海陆空“三港”的基础设施建设、迭代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从繁忙的港口码头到高效的铁路枢纽,从繁忙的空中走廊到智慧的物流网络,深圳正以一场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在全球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自身。
深圳港:打造“两翼、六区、三主”的总体格局
桥吊上下翻飞,船舶来往穿梭,这是深圳各大港口常见的热闹景象。港口发展主要是与内外贸有关,特别是外贸,港口吞吐量大幅上涨,表明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活跃。
深圳港基础设施:提升外贸进出口规模和便捷性
实际上,深圳港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圳市港口与航运发展“十四五”规划》数据显示,至2020年底,深圳港共有各类码头泊位164个。但是,在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过程中,部分发展难题逐渐凸显。尤其是,深圳港口可用土地岸线等资源短缺,发展空间总体受限。
深圳港:不断扩建扩容、加快智能化转型
因此,近几年来,深圳各大港区都在不断扩建扩容、加快智能化转型,以提升外贸进出口的规模和便捷性。
深圳港盐田港区扩容项目:全球最大自动化双小车岸桥顺利上岸
2021年,深圳港盐田港区扩容项目正式启动。在2024年11月17日,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首批5台全球最大自动化双小车岸桥顺利上岸。预计在2025年,包括一期工程、联络通道工程、配套工程、支持系统工程4个子工程的盐田港东作业区项目将全面建成完工。
妈湾智慧港:我国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成的5G绿色智慧港
还有妈湾智慧港,已从一个普通的散杂货码头摇身一变成为我国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成的5G绿色智慧港,运用自主研发的招商芯操作系统,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并拥有全国单一码头中规模最大的无人集卡车队。
小漠国际物流港:华南地区第二大汽车出口口岸
在1月8日,小漠国际物流港二期主体工程也正式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二期拟建两个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预计2027年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与一期一体化统筹运营,形成百万级汽车产能规模,逐步打造成为以汽车滚装为主,集装箱、散件杂货为辅的综合性港口。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稳居全球第四位
不断“成长”的海港,在2024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创新高的数据。据深圳港集团消息,2024年,深圳港集团所属深圳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1736.5万标箱,同比增长近7%,创历史新高。其中盐田港区全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1500万标箱。
深圳南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历史新高
2024年1-10月,深圳南山港区集装箱吞吐量也达1299.8万标箱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0%。南山港区已联通全球,开辟了169条国际班轮航线,基本覆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
小漠国际物流港:成长飞快,汽车滚装出口超5.3万辆
发展时间尚短的小漠国际物流港更是成长飞快,2024年年内新增欧洲等地4条滚装航线,累计开通9条外贸航线。预计其2024年全年汽车滚装出口超5.3万辆,同比增长165%,约占深圳港整车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华南地区第二大汽车出口口岸。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300万标箱大关
整体来看,2024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突破了3300万标箱大关,达到3338万标箱,增幅创下近十年新高,同比增长11.7%,稳居全球第四位。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箱,增幅达两位数。
中欧班列:首趟出口和进口列车开行
1月4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X8120次中欧班列从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缓缓驶出。这趟列车满载着价值4186万元的“湾区智造”商品,包括音箱、无源光纤接入设备、液晶电视机和分体空调等,将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俄罗斯莫斯科电煤站。
中欧班列:打造跨境电商班列、精品班列
次日,又有一列装载1708吨瓦楞原纸的进口中欧班列从俄罗斯普拉夫金斯克站出发,顺利抵达深圳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这两趟班列分别是2025年中欧班列的首趟出口和进口列车。
中欧班列:加密运行线路、扩大辐射范围
记者了解到,中欧班列自2020年8月开行。为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深化合作,深圳近年一直在大力发展中欧班列,包括加密运行线路、扩大辐射范围、推动开行进口回程等。
中欧班列:打造跨境电商班列、精品班列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中欧班列对焦湾区企业市场需求,聚集高附加值货物,打造跨境电商班列、精品班列等,为深圳高端电子产品、电商货物等高货值货物提供高时效性、高稳定性的班列运输服务。
中欧班列:创新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同时,深圳海关还创新监管模式,推行全时段预约查验等便利措施,确保货物即到、即查、即放,提高班列通关效率。
中欧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20条,覆盖44个国家
目前,中欧班列累计开通出口线路20条,覆盖德国、波兰、俄罗斯、老挝、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44个国家,总货值超25亿美元。
中欧班列:2024年进出双向共开行174列
据深圳海关统计,中欧班列2024年进出双向共开行174列,发运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9.8%。
海铁联运:结合铁路运输速度快和海运成本低的优点
除中欧班列外,海铁联运由于结合了铁路运输速度快和海运成本低的优点,近年也成为深圳外贸发展的重要支撑。
盐田港:新增海铁联运内陆港4个,开通17个海铁联运线路
目前,盐田港拥有深圳唯一直接开进港区的铁路。记者从盐田国际了解到,2024年盐田港新增海铁联运内陆港4个,截至目前,盐田港已开通17个海铁联运内陆港、32条海铁联运线路,服务覆盖大湾区、西南及中部地区。
海铁联运:实现成渝地区、深圳和香港三地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率先开通“渝深港图定班列”,将重庆至盐田港区和香港葵青港区的运输时间从原来的5天缩短至2天和3天,实现成渝地区、深圳和香港三地共嬴。
深圳拟打造海铁联运-内陆港体系
因此,整体来看,2024年,盐田港海铁联运出口重箱数量同比增加近一成,年总量实现6年正增长。
深圳市港口与航运发展“十四五”规划
《深圳市港口与航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深圳拟打造海铁联运-内陆港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完善的近距离内陆港体系,减轻疏港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深圳机场:新增6条国际货运航线,全货机国际通航点达42个
2024年12月5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跑道上,一架波音777全货机引擎轰鸣,满载着服饰、电子产品等跨境电商货物,缓缓滑行并加速起飞,直奔比利时布鲁塞尔。
跨境电商:深圳机场重点发力领域
这是深圳机场2024年新增的第6条国际货运航线。至此,深圳机场全货机国际通航点已达42个。
深圳机场:吸引18家航司增加运力投放,新开7条国际货运航线
目前,在对外贸易中,跨境电商凭借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和高效的物流模式,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动力。其中,又因空运能够满足跨境电商高时效性需求、适应高价值商品的运输特性,跨境电商业务正成为深圳机场重点发力领域,并迅速崛起为业绩的新增长极。
深圳机场:开通跨境电商9610转关业务,优化跨境电商带电货物运输模式
2024年,深圳机场成功吸引卡塔尔航空、阿特拉斯航空等18家航司在深增加运力投放,新开布达佩斯、古晋等7条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墨西哥、辛辛那提等18个国际货运航点,国际及地区通航点达42个。
深圳机场:建成全国第一个“智慧化、远程化”国际货站
同时,深圳机场正式开通跨境电商9610转关业务,运行跨境电商特种货物管理系统,与希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巨头强化合作,优化跨境电商带电货物运输模式等。
深圳机场:运营货运航线的国内外货运航空公司达28家
并且,深圳机场已建成全国第一个“智慧化、远程化”国际货站;在墨西哥、法兰克福、布达佩斯等地设立3座海外货站;培育打造“空港+会展+保税”产业集群,创新保税业务模式。
深圳机场:货运航线通航点达64个,实现深圳始发的国内货物1天送达
目前,在深圳机场运营货运航线的国内外货运航空公司达28家,货运航线通航点达64个,可基本实现深圳始发的国内货物1天送达,国际货物最快2天内送达亚洲各主要城市、最快3天内送达全球其他主要城市的目标。
深圳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达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
“2024年以来,我司的国际货运业务量得到持续增长。”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销售管理室主任曾大为告诉记者,深圳宝安机场海关聚焦企业发展堵点和痛点,帮助公司重点解决了在航空器备案管理、舱单传输等环节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深圳机场:空运跨境电商业务量达到32.6万吨,同比增长60.3%
记者了解到,深圳海关支持深圳机场新开及加密国际货运航线,实施“空港智慧物流”改革,包括搭建智能化信息平台,探索“机器+人”应用,有效提升机场国际货站进出口货物流转效率。
深圳机场:积极打造三个航站区、三条跑道、三个货运区、一个卫星厅的“3+3+3+1”基础设施格局
深圳机场深畅国际货站总经理潘明强向记者介绍:“进口货物在企业系统数据与海关系统对接的模式下,进口货物停留时间缩短82%,非中控的进口货物可实现24小时提离。”
深圳机场:2024年货运业务延续了良好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2024年深圳机场在货邮吞吐量、国际货运量、跨境电商业务以及航线网络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增长。
深圳机场:2024年货邮吞吐量达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深圳机场空运跨境电商业务量达到32.6万吨,同比增长60.3%。
展望未来发展:深圳机场将打造“3+3+3+1”基础设施格局
展望未来发展,记者了解到,深圳机场正积极打造三个航站区、三条跑道、三个货运区、一个卫星厅的“3+3+3+1”基础设施格局。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