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加速硬联通,如何打造高效交通网络
新华社广州8月19日电 题:粤港澳大湾区加速“硬联通”与“软对接”

这座连接东西两岸的“主动脉”早已超负荷运转。实际上,这也是《规划纲要》的题中之意。按照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以联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为重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
加速硬联通,打造高效交通网络
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魏文涛介绍,今年4月,广东江门市与香港、澳门地区开设“跨境通办服务专区”,澳门企业与群众“零出关”即可办理不动产登记等300多项江门政务服务事项。“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在“湾区通办”方面还将推出更多便民措施。
在粤港澳大湾区,“湾区通”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超级工程跨海穿洋,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机场扩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备受瞩目;“湾区通办”,粤港澳大湾区身份认证等信息资源共享互认。“硬联通”、“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正日益便利。
深中通道: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区域发展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个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它全长24公里,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到中山的车程从目前的2小时缩至20分钟左右。
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加快融合、同向共进,大湾区建设步入新阶段。通过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航空、航运资源配置也正优化,助推大湾区内生产和创新要素快速流动。
深圳铁路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生动展现了广深港高铁在春节期间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以及它如何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硬联通与人文交流搭建起一...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自今年6月开工后,各项建设正顺利推进。未来,它将成为集航空、公路、高铁、城轨为一体的多式联运交通综合体,从白云机场出发,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广州火车站,并通过密集的交通网快速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其他城市。
湾区组合港: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据了解,通过优化海关监管流程,粤港澳大湾区沿海沿江分属不同关区的港口,可共享港口代码组成一个“湾区组合港”,货物在各码头间直接通过水路调拨,24小时运输不停歇。
经过五年建设,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软硬件联通协同发力,三地合作深入推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如今,大湾区基础设施正加速互联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未来展望:打造一流湾区,推动区域发展
扩大开放,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等重大历史机遇,努力落实好全省“1+1+9”工作部署,加快深中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打造内通外联、高效便捷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奋力开创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新局面。
“硬联通”、“软对接”。在“湾区通”工程推进过程中,广东不断促进公共交通、通讯资费、信用信息、电子支付等领域标准互认、规则衔接、政策互通,便利粤港澳三地群众交流交往。
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加强的不仅是内地城市之间的联系,粤港澳三地的互联互通也更加紧密。道通业兴,路通人和,在大湾区硬联通配置的日趋完善下,城市群互联互通,产业串珠成链,一小时交通圈加速成型。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