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艺,靛蓝色传承
作者:数字营销科学家•更新时间:4天前•阅读1

非遗手艺,靛蓝色传承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这些独特的创作,源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非遗传承人杨而报浪和她的团队。在一条长达7.4米、宽2.2米的靛蓝色染布上,白色线条勾勒出胡同、四合院等经典建筑元素,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新华社记者田德丰、崔晓强。
靛蓝色的故事
在北京一家咖啡店,巨幅蜡染装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苗族蜡染技艺与年轻时尚现代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新华社贵阳12月3日电。
非遗传承的力量
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杨而报浪的工坊搬进了约500平方米的帮扶车间,专注于苗族蜡染产品的制作、研发和销售。这不仅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更让这门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新华社记者崔晓强摄。
传承的责任
张晓丹,一名从南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生,选择回到丹寨,继续传承这门技艺。她说:“蜡染的传承需要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加入。”
从生活到艺术
杨而报浪所属的白领苗支系,蜡染不仅用于节日、出嫁时的盛装,还用于床单等日用品。她曾去广东、浙江等地打工,但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家乡,用蜡染技艺增收致富,带动更多的“乡村妈妈”在家门口就业。
2014年,杨而报浪和另外3名“乡村妈妈”成立了合作社,开始批量承接订单,生意日渐兴隆。
非遗体验店的开张
2017年,杨而报浪在丹寨万达小镇开设了一家苗族蜡染非遗体验店,让蜡染不仅是可购买的商品,更是能够触摸、体验的“活”文化。
靛蓝色传承的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们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