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CEO变阵,双巨头掌舵
阿里CEO变阵,新格局初现
在多位阿里人士的眼中,戴珊的产品能力和商业洞察力在阿里并不突出。但一位阿里人士评价戴珊对阿里绝对忠诚,“戴珊不会离开阿里,甚至不会退休,会站好自己最后一班岗。”

同时,阿里的国际化步伐加快,海外业务增速已成集团亮点,也让掌舵人蒋凡重掌电商大权,上演王者归来。阿里巴巴豪掷重金布局AI,一改过去的扩张模式。
组织战略升级,多元化治理布局
到了2015年,阿里的业务越来越多,为减少业务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张勇主导推行了“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战略,这家公司又走向了“一个阿里”。现在,张勇有了明确的四个业务帮手。
在CEO张勇和事业群总裁之间,阿里设立了四个分管大总裁。2019年的一次分享中,张勇说自己作为阿里的“一号位”有两大责任,一是商业设计,二是组织设计。他对组织设计的是“在特定的时间点,解决纵和横、分和合的问题”。
业务板块细化,责任清晰划分
这一次,蒋凡将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直接掌舵阿里国内外所有的电商业务。2020年12月,蒋凡离开了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部门,被调往新成立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
俞永福,负责包括本地生活、飞猪和高德三个业务的生活服务板块、同城零售事业群和灵犀互娱事业群,营收占比约为6%。阿里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阿里年活跃消费者达12.4亿,其中2.85亿来自海外。这意味着,海外是阿里实现20亿目标的重要战场。
多元化治理,应对复杂竞争
对一家大公司来说,横纵、分合的平衡也许是永恒的话题。过去十年,阿里整体的组织脉络经历了“集中-分散-集中- 分散”的演变。此后几年,阿里越来越走向“一个阿里”。2019年,阿里集团和蚂蚁集团设立了一个13人的经济体发展执行委员会,在当时是阿里的最高组织机构,以张勇为首,蚂蚁董事长兼CEO井贤栋为其副手。
张勇在今天宣布调整的邮件中提到了阿里全新的组织战略,从2015年的中台战略升级为“多元化治理”。据了解,多元化治理的基本成型,张勇思考了一年多,一位接近阿里的人士称,“这是逍遥子设计的组织关系,他下了很大决心。”
AI赋能,推动业务增长
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吴泳铭明确主张在阿里现有业务中全面实现AI化,并告知所有部门,2025年的绩效将依据如何利用AI促进增长来评估。吴泳铭掌舵阿里电商业务,推动AI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未来展望,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