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大区调整,一拆为二
一、杭州六大区调整背后的战略意义
江干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从农业重区到市场大区、到民营经济强区、再到... 发展活力越来越强。近年来,江干区紧紧...

常住人口超千万、GDP超过1.5万亿、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杭州已经正式跻身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大城市行列。
然而,做大城市版图的方法一再使用,杭州又发现城市发展面临一些短板和不足。
杭州版图生变。由横跨两区到设立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有利于钱塘加快打造成为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进而成为杭州与武汉、成都等制造业强市竞争的砝码。
二、上城区、下城区合并,释放发展活力
“上城区、下城区都是老城区,行政区划很小,还有历史保护的责任,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的空间受限,人口结构老龄化,面临很多挑战。合并后上城区的版图扩大了,又有了商务金融等新经济新业态的支撑,对解决上城区空间与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增强发展活力都非常有好处。”张京祥分析,“老城区成熟的公共服务配套也能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增加其辐射效能。”
三、余杭区一拆为二,优化城市布局
“不同于以往的撤县设区做空间增量,此次杭州行政区划调整,是对现有市区范围进行重新组合,属于存量优化,具有战略意义。”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京祥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
汤海孺分析,2016年召开 G20峰会后,杭州的城市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杭州已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阶段。
汤海孺回忆:“当时萧山的工业发展比较强劲,在大杭州经济发展占的比重较高,所以非常有信心,认为不依赖于杭州,也能发展得很好。因此,1993年启动的规划受到很大的掣肘,很难进行下去。后来只能通过局部行政区划调整方法,来解决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四、钱塘区设立,助力杭州高质量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余杭的行政中心在东边的临平,但近些年,余杭发展最迅速的经济板块是以阿里巴巴未来科技城为代表的城西科创大走廊,现有构架导致余杭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东西分裂,每天大概有30万人在城市东西过着“钟摆式”生活,东西发展差距也在逐渐增大。
“整合前,钱塘新区包含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原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但二者都是产业功能区不是行政区,不是一级行政区,就没有完整的辖区政府体系,综合配套尤其是社会服务职能就很不健全。管委会主要负责招商引资,社会事务一般都是委托给当地的街道乡镇去做,造成了这片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事务脱节的问题。”张京祥说,“这次调整,钱塘区从功能区优化成行政区,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五、杭州城市发展战略展望
专业人士分析,对整个浙江来说,钱塘变为行政区无疑是一大利好。这里尚未充分开发,还有较多的土地利用空间,是杭州参与大湾区建设不可多得的平台。
12月24日,富阳区委书记朱党其一行到访杭州城研中心。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会见朱党其一行并出席座谈会。
“行政区的优化重组,会促进产业新一轮发展。比如下沙和大江东过去属于两个板块,更多的是竞争关系,合并成立钱塘区之后,两个板块就要一起考虑如何统筹资源、提质升级。同时,钱塘区的设立,对杭州推动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加强江南江北联动,具有较大意义。新调整设立的余杭区,也解决了过去生活设施配套滞后的问题,对提升新余杭区的综合品质很有好处,也能进一步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张京祥说。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