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刘强东布局资本市场,六家上市公司重组

京东工业冲击港股上市,资本市场布局再下一城

倘若此次港股上市成功,京东工业必将为京东集团的供应链体系带来更大助益。

刘强东布局资本市场,六家上市公司重组
刘强东布局资本市场,六家上市公司重组

为了实现集团的长远发展,京东需广布新枝,寻求更多发展可能。

话说回来,京东一直都有在推动旗下公司上市,除了京东工业,京东科技和京东产发也在拟上市。

图源:京东物流

然而,此后公司的上市进程一度陷入停滞。直至2024年10月,京东工业才重新启动IPO,目前IPO备案程序仍在推进,但尚未正式获批。

京东工业:资本市场布局的先锋

如果一切顺利,京东工业有望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6家上市公司。

自2017年开始布局专注于MRO采购服务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业务以来,其已成为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的最大参与者。

在京东工业独立运营的2020年,京东集团就在第一季度财报中披露了这家子公司的2.3亿美元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

大厂变革:资本市场布局背后的逻辑

无路可退,大厂不得不变

自2019年成立以来,京东工业先后在2020年8月与2023年3月完成融资,其中A轮融资约2.3亿美元,B轮融资达3亿美元,投资方有纪源资本、红杉中国、CPE等。

阿里之所以会这么做?按照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蔡崇信的解释,其目的在于实现公司的精简高效运营。

作为京东集团战略更新后的产物,京东工业承担的是将整个集团的供应链优势放大的重任。

倘若此轮冲击港股成功,京东工业将有望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拓展业务边界,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京东工业:营收与毛利持续增长

招股书显示,京东工业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41.35亿元、173.36亿元、204亿元;毛利分别为25.4亿元、28亿元、33亿元,呈现增长趋势。

对应年份的毛利率则分别为18%、16.1%和16.2%,虽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维持在双位数水平。

但混迹资本市场多年的李东生同时强调,动辄投资百亿的芯片制造业务是不碰的。

京东工业:多元化布局,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重组完成后,除了TCL华星,产业金融及创投板块亦成为上市公司主...

京东健康方面,在2024年实现总收入达582亿元,同比增长8.6%;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净利润达47.92亿元,同比增长15.9%,表现十分亮眼。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2023年的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在中国MRO采购服务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4.1%。

就拿京东旗下已上市的公司来说,无论是深耕干线物流的德邦股份,还是专注于在线医疗、健康产品销售的京东健康,或者是主打提供仓储、配送服务的京东物流,都有不错的表现。

京东工业:冲击港股上市,开启新篇章

直到2020年,京东集团将战略定位从“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更新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供应链”开始成为另一核心发展方向。

京东工业冲击港股上市

从1998年到2025年,京东已经走过27年。

如今,京东工业再度推动港交所主板上市事宜,或许是因为合适的时机已经到来。

这一数字不仅显示出国有控股企业在并购重组方面的活跃度,也折射出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结合,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务院国资委...

图源:定焦One

如果一切顺利,京东工业有望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6家上市公司。

自2017年开始布局专注于...

日前,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招股书,继续推动在港交所主板的上市进程,美银、高盛与海通国际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

而就净利润来看,2022年京东工业净亏损达13亿元;2023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80万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7.6亿元。

如果一切顺利,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之后,刘强东将拿下第6家上市公司。

近期,刘强东因为大笔减持京东健康的股份受到市场关注。

有市场观点认为,刘强东两次减持京东健康,意味着继此前卸任京东CEO之后,他已经在为退休做准备,未来刘强东的减持将是持续性的,而非短期减持。

零壹智库在对交易数据进行整理之后发现,此举绝非个案,刘强东除减持京东健康以外,还在持续减持京东集团,但他同时又在增持京东物流。

表面上看,这是在做加法,但实际上,这是在做减法。

纵观电商行业,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大厂开始选择拆分上市或进行多地上市。

当然,京东工业积极推进港交所上市进程,也是因为自身实力够硬。

为了打破这一困局,大厂唯有选择背水一战,果断卸下冗余负担,将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才能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

从当前的数据不难窥见,京东工业在营收、毛利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并已达成相当可观的盈利规模。

再看德邦股份,依据2024年业绩快报,2024年1-12月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03.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0%,净利润为8.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41%。

早期,达达集团、京东健康、京东物流等“京东系”上市公司,都是围绕京东“零售”主线开展布局。

而除了分拆上市,阿里也在尝试双重上市。2024年8月28日,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于纽交所之外,又在香港资本市场站稳了脚跟。

而在最新的招股书中,京东工业也透露,此次IPO所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增强公司的工业供应链能力,推进跨地域业务,还将用于开展潜在的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满足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

财报显示,京东物流去年全年营收1828亿元,同比增长9.7%;全年经调整后净利润高达79亿元,同比增长186.8%,营收、增速、净利润等多项关键指标都超过了市场预期。

京东集团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显然也为京东工业冲刺上市增添了不少底气。

3月6日,京东公布了一份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京东全年营业收入高达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创下历史新高;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增长71%,达到414亿元。

对京东而言,旗下上市公司交出一份好成绩,意味着集团可以更专注地开展核心业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在电商增速放缓时,也能避免核心业务波动影响整体,维持稳定的增长。

B轮融资完成后,京东工业的估值已达到67亿美元左右。

2023年3月,阿里巴巴做出重大决策,将集团业务分拆为六大业务集团,且每个业务集团均计划独立上市。

图源:京东工业招股书

随后,京东工业诞生,专注于提供广泛的工业品供应和数智化供应链服务,成为了京东展现供应链实力的代表企业。

如果一切顺利,京东工业有望成为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股份后,刘强东收获的第6家上市公司。

一级市场,自然对京东集...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4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