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百家争鸣,京东在五大模式中如何独树一帜

社交电商:新增长引擎的崛起
纯线上电商消费者趋于饱和,而微信生态已成中国网民的超级入口,赋能电商发展新增量。
早在PC电商时代,抑或是移动电商时代,电商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红利,实现了低成本的用户规模扩张,与此同时,有了前端流量红利也能实现后端供应链与物流体系的整合,尤其是借助规模效应,既提升了采购的议价能力,又能降低物流履约的费用。最终能让消费者,感知到高性价比或是极致的物流配送体验。
五大社交电商模式解析
拼购型:以低价拼团为核心吸引力,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迅速聚集大量用户,并以低门槛的促销活动持续刺激用户,再以大额订单获得商家低价供货,拼多多是这类模式的主要代表;
社群型:采取社区化运营的思路,按照兴趣标签划分用户群体,同一社群圈子极易产生情感价值认同,进而展开商品、服务的推荐和交流,较为成熟的模型是二手交易平台闲鱼;
内容营销型:以社交平台起家,通过将平台用户分享的产品、服务心得梳理为内容生态,刺激购买欲望,进而将长期积累的社区流量转化为电商流量,变现能力有待挖掘,模式代表为;
人群分销型:采取S2B2C的模式,为拥有销货能力的个人提供统一的货物、仓配、营销等服务,将其打造为分销节点完成销售团队的几何裂变,其始作俑者为云集;
综合平台:融拼购、内容电商、兴趣社群为一体,兼具供应链优势和社交属性,以一站式的社交电商体验满足用户多元的社交购物需求,如京东微信手Q购物。
京东:独树一帜的社交电商之路
相较之下,微信生态拥有10亿月活,并占据用户55%在线使用时间,基数大、粘度高,堪称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且其月活量远远高出淘宝,触达了传统电商未能有效覆盖的下沉用户群体,以社交基因赋能电商巨大流量红利。据数据显示,2017年社交电商增速达到439.2%,势如破竹。
近日,京东微信手Q购物核心业务京东拼购公布5月数据,日单量峰值较4月拼购节峰值增长139%,开售首日仅半天即突破2017年双11拼购峰值日单量,新购买用户数较4月拼购节增长近30%,拼购节期间婉约旗舰店单店达到的销量相当于日常销售近100倍。亮眼成绩下,个中缘由值得探索一番。
社交电商的未来:用户体验与内容价值
社交电商以场景式购物重构“人货场”,其关键在于场景的横向打通。
而京东微信手Q购物的“三位一体”社交电商新模式,将商品拼购信息通过导购内容、营销置于各大社交场景中,不仅打通了“货找人”的逻辑,提升发现商品的效率,还将购物场景、商品以碎片化的方式推送至用户面前,进一步拉近了“人与货”的距离,助力社交电商发展。
既赋能了商家,更将进一步缩短后端仓储运转周期,成为京东无界零售战略的重要支点,将加快其零售版图的扩张。
未来可期,欢迎验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