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增资潮中,未达标10亿门槛的6家公司
2024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被誉为消费金融业的“基本法”,进一步提高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标准。其中,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从此前的3亿元提高至10亿元。

增资潮中的公司
2024年3月,为加强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消费金融公司规范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管理办法》。当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提高准入门槛,将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金由原来的3亿元提升至10亿元,将主要出资人的最低持股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至50%。不仅是暂未达标的公司开启了增资模式,一些注册资本已达标的公司为了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亦主动增资提升资本实力。
例如,宁波银行宣布,拟与宁波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对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增资,宁波银行拟出资金额12.26亿元。增资前,宁银消金注册资本为7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将达到10亿元。
成都银行仍为控股股东,但成都天府软件园持股比例超过周大福成为第二股东。
未达标公司增资情况
截至3月25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尚未满足10亿元注资门槛的还有6家。这6家公司分别是:
- 公司A
- 公司B
- 公司C
- 公司D
- 公司E
- 公司F
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3亿元,由7亿元变更为10亿元,成为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第24家注册资本迈上10亿元大关的机构。
增资后,锦程消费金融的股东构成为:成都银行、成都天府软件园、周大福、成都交子新兴金融投资集团、重庆宏广信息科技和丰隆银行,它们分别持股39.99%、28.2%、17.85%、10%、2.53%、1.43%。
增资扩股的复杂性
据行业人士介绍,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扩股过程较为漫长,从增资金额、增资方式、股权结构调整计划等的确定,到相关方案通过内部审批、增资款项划至指定账户,再到相关方案提交至金融监管总局地方派出机构审核、工商变更登记,每一步的流程都比较复杂,甚至需要反复沟通。
未来展望
行业人士认为,尽管当前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达标,监管尚未给出明确的时间,但从业机构向《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靠拢,已经成为必然动作。特别近期个人消费贷款额度、期限调整的消息,也对消费金融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