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海外购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男子险被电诈

一、事件概述

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消费者诉电商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的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要求电商平台在其官方网站首页以公告形式向消费者赔礼道歉。

海外购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男子险被电诈
海外购平台泄露个人信息,男子险被电诈

二、案件详情

原告刘某多次通过某电商平台购买海外商品,其真实姓名仅在下单时向平台提供,而在收件人姓名处,刘某均使用了化名。然而,从2021年11月下旬开始,刘某在该电商平台下单后,多次接到海外电话,称其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因破损等原因不能正常清关,要求其配合处理。

这些诈骗电话能够清楚地知道刘某的订单号码、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等,侵犯了个人隐私和个人生活安宁。刘某因此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电商平台赔礼道歉。

三、法院判决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四中院推定某电商平台对刘某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存在过错,应当承担由此造成的刘某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损害的赔偿责任,故支持了刘某要求电商平台赔礼道歉的诉求。

该电商平台辩称,公司经过内部调查,并未发现有个人信息泄露,公司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从软件、硬件等方面对个人信息进行了保护。但法院认为,电商平台提供的证据并未达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证明标准。

四、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传播环节更加多元,个人信息泄露具有普遍性和隐蔽性。个人信息的保护需要国家、行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个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遇有相关问题时,应及时向相关平台或网络信息管理部门举报投诉,及时撤销相关信息,也可以诉诸法律途径,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五、解决方案

为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建议电商平台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 提升技术防护能力,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 提高用户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平台。

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