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夫妻跨境售假6年,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

夫妻跨境售假,揭秘假冒商品产业链

近日,一起夫妻跨境售假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对“85后”夫妻通过跨境电商平台,6年间销售假冒潘多拉饰品,涉案金额高达1300余万元,最终双双获刑。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假冒商品的产业链,也引发了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的关注。

夫妻跨境售假6年,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
夫妻跨境售假6年,涉案金额1300余万元

假冒商品销售过程曝光

据调查,赵某与毛某原本经营着一家售卖小饰品的网店,生意惨淡。为了突破销量困境,两人开始寻找新的商机。在一次浏览跨境电商平台时,他们发现潘多拉品牌的饰品销量火爆。于是,他们决定销售假冒潘多拉品牌的饰品,以获取高额利润。

夫妻俩各司其职,赵某负责进货、打包、发货,毛某负责打印单据、客服接待。他们通过低价购买山寨品,再以高价售往海外,将利润最大化。尽管仿制商品的质量不如正品,但通过“只退款不退货”的处理方式,他们成功地避开了消费者的投诉。

涉案金额高达1300余万元

长宁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2016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赵某、毛某在某跨境电商平台共同经营多家店铺,对外销售假冒潘多拉公司注册的文字及图形商标的饰品,销售金额共计折合人民币1300余万元。赵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毛某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两人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之规定,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监管部门的警示

检察机关提醒,任何企图通过制假售假来实现暴富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企业知识产权不容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必须守护。同时,监管部门也对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商家依据商品的产区进行分类摆放,并严格做到明码标价,保证商品标签与实际摆放位置、价格信息的精准对应。

消费者如何避免购买到假冒商品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避免在不知名的小店或平台上购买。
  • 仔细查看商品标签,注意商品的正品标识。
  • 关注官方发布的假冒商品警示信息。
  • 在购买商品时,保留好交易记录和相关证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