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是外汇还是本币?双重管理标准下的身份之谜
一、跨境人民币的定位探讨
在当前金融便利程度下,资金几乎可以实现无时空差异的流动。即便只在某一特定区域设立窗口试点,也很容易产生全国效应。

而《通知》之后并未有细则,且有自贸区分行人士表示,做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还是要看资金用途。“我们问过央行,如果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放开,那到海外买房行不行,央行和外汇局对此也都比较谨慎。”
二、本币与外汇的界定
本币跨境人民币属于本币范畴。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和支付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扮演着国际货币的角色,用于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然而,它仍然是中国的法定货币,是中国境内的本币。
应该与国内执行的外汇管理政策保持一致,否则极易出现监管套利。而《通知》之后并未有细则,且有自贸区分行人士表示,做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还是要看资金用途。
三、跨境人民币业务的风险与挑战
“这主要是为便利规模日益扩大的电商贸易,其实还是经常项下的,应该不至于扩大到海外投资房产。”上述外资行深圳分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跨境的人民币资金不同于在国内流通的人民币资金,而且跨境的人民币资金一般都是流向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其实也就等同于外汇,应该与国内执行的外汇管理政策保持一致,否则极易出现监管套利。”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四、解决方案
另有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跨境结算应该视同外汇管理,因为只要到了离岸市场就可以自由兑换为其他货币,尤其是在个人人民币跨境问题上放开口子,外汇管理的效果就会大大弱化。
“两个部门在跨境人民币资金问题上必须形成一致政策,否则不仅是弱化外汇管理,导致监管套利,也会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误入歧途。”赵庆明表示。
五、未来展望
由某银行试点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引发的争议仍在发酵中。争议的背后反映出中国跨境资金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中国外汇管理可能存在双重标准的问题,这是否为监管套利提供了便利?
具体而言,跨境的人民币到底应该被视为本币还是外汇处理:如果其效果等同外汇,是否应该适用外汇管理制度;还是说,鉴于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推动阶段,应该对人民币跨境结算另行规定?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