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出口转内销,企业转型之路如何抉择
跨境电商出口转内销:企业转型之路的抉择
业内人士指出,跨境电商作为稳外贸的“轻骑兵”“促内销”的生力军,将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也面临着物流通关、信用风险、资金安全、流量竞争等多道“坎”。要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必须直面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迈向“精耕细作”新阶段。

外贸转内销:一个不得不做的痛苦决定
与内销企业相比,外贸企业大多属于OEM订单式生产,大多拥有相对稳定的国际客户和海外市场,企业只要按照双方订单上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期交货就一劳永逸了。这些外销产品大多价廉物美,使用了国外品牌的LOGO及包装,但长期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后果是,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几乎为零。
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的原因
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规避传统外贸风险、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收入来源等。以出口转内销:跨境电商的逆向思维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境电商与国内市场无缝对接的平台。
跨境电商的异军突起
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异军突起。防疫期间,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以及中间环节少等优势,不仅业务实现逆势增长,而且在帮扶企业稳外贸、促内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出口转内销的路径选择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提到:搭建转内销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对接电商平台,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设置外贸产品专区。
迈向“精耕细作”新阶段
第一阶段:跨境电商出口转内销最早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开始是境外的供货商利用网上销售的便利,将产品直接销售到国内的消费人群,后来逐渐发展。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指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广阔空间,更多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反过来也会丰富国内市场供给,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和有效需求。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挑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外贸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国内,积极开拓内销市场。
政策支持与电商平台助力
为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各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广州海关制定十二条措施助力出口产品转内销,支持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出口商品退回国内转内销;上海鼓励电商平台提供零佣金、流量扶持、保证金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举办线下特卖展销活动等。
跨境电商的五大趋势
亚马逊日前发布《从新业态到新常态——2020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趋势报告》,梳理过去五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行业和卖家发展趋势,出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卖家地域和类型更多元、全球布局加速、品牌意识增强、产品创新提速、响应能力升级等五大趋势。
跨境电商的政策支持
从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到免征部分出口货物税费,再到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试点,中国密集出台支持跨境电商的各项政策,不断加码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机遇与挑战
据悉,“跨境电商B2B出口”指的是境内企业通过跨境物流将货物运送至境外企业或海外仓,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完成交易的贸易形式。
从“人找货”变“货找人”
专家表示,跨境电商平台在大数据、供应链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洞悉市场需求,搭建转内销渠道。此外,直播带货、社群电商等电商新业态让商业营销从“人找货”变“货找人”,质量优良的出口商品得以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