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变神药?糖果空壳公司有何秘密

糖果空壳公司的神秘面纱
广东的张女士购买了一款名为格瑞索的产品,却完全感受不到其宣称的功效。进一步调查后,她发现这个所谓的法国品牌,在法国根本找不到。这引发了对糖果空壳公司的关注。
7万元注册法国空壳公司,跨境电商灰色产业链
原来,这家公司通过中介,以空壳公司+虚拟地址的模式,构建起了完整的境外企业身份包装。2019年7月,公司在香榭丽舍大街66号注册,2021年7月关闭。随后又于2023年12月在比利牛斯街282号,也就是换了一家代理公司后,又继续开业,用的还是碧欧芙的名字。
监管平台不能视而不见
根据蓝先生提供的信息,记者在新西兰公司注册局查询发现,这家新西兰减肥药的生产企业“Simpson Family”辛普森家庭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居然和法国碧欧芙公司一样,也是河南中牟的洪扬。这家企业在2019年7月注册,2020年9月被注销,却一直在国内以“跨境电商”为名义进行销售。
消费者维权困难重重
消费者涉及跨境电商的维权需向电商平台方所在地监管部门投诉,面临跨区域协调难、举证周期长等障碍。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揭秘跨境电商灰色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标榜为境外保健品的商品,要么在其宣称的原产国并无销售,要么只是普通的膳食补充剂或益生菌,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宣传,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解决各种疑难病症的“神药”。
专家:推广内容存在违规
徐小奔指出,当境外商家在国内电商平台的推广内容存在违规时,平台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为避免避风港规则被滥用,民法典1197条明确,如果侵权的行为或过分夸张的内容在界面当中反复出现,监管平台不能视而不见。
中介公司提供虚假信息
中介公司还提供了多个他们成功在法国注册公司的案例,注册公司的地址之一就有香榭丽舍大街66号,也就是销售格瑞索的碧欧芙公司所在地。同时,注册法国37开头的条形码,100个需要8899元。
跨境电商监管问题
我国现行跨境电商监管采用“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分类管理模式,其制度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合理自用需求,但实践中,部分商家违规经营。
糖果摇身一变成“进口神药”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告诉记者,很多跨境购的所谓“保健品”都号称在海外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其实美国FDA除禁止其宣传任何治病功效外,并不进行具体管理。
结论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