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赶紧查查,名下公司多了几家

一、身份信息被冒用,名下公司增多怎么办?

希望尽快给出解决办法

赶紧查查,名下公司多了几家
赶紧查查,名下公司多了几家

在发现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成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后,为了撇清这种错误登记已经给自己造成的影响或者避免将来给自己带来新的麻烦,不少“被法人”的当事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去有关部门更正这种错误登记,然而,对于他们而言,这条“更正错误登记之路”却走得异常艰辛。

二、撤销登记的途径与困难

记者通过王先生给出的线索查询后发现,这家公司的成立日期为2016年4月26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除了地址信息有记录,电话、邮箱、网址、简介等方面都显示“暂无信息”,吊销时间显示为2019年1月7日。

“我当时很吃惊,后来上网一查,发现有很多人都遇到了像我一样的情况。我对法律的了解有限,遇到这种情况说实在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更多的是一种担心和惶恐,害怕有人利用我的个人信息去干一些违法的事。”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还通过“天眼查”得知,这家公司的登记注册地在西藏拉萨,目前处于“吊销”状态。

三、预防措施与解决方案

据媒体报道,近期尤其是个人所得税App上线以来,不少人都发现自己“被法人”了,一些人莫名成了公司老板,被登记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有一些人“被就业”了,同时是好几家公司的员工;还有一些人“被股东”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在一些公司的股东登记名册上……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杨鹏还将这种风险进行了分类。他指出,“被法人”后,可能面临个人信用风险、经济债务风险和违法犯罪风险。

四、市场监管总局的举措

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本文截稿时,2月26日下午,记者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针对冒用他人身份骗取注册登记问题,“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完善‘宽进严管’的举措。目前,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完成‘全国企业登记身份管理实名验证系统’建设,将于3月1日在河南全省率先上线服务,并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开。这将有效解决线下申请登记注册身份验证问题。同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撤销登记’和‘强制注销’的管理办法,切实解决身份被冒用骗取注册登记的问题。”这样的表态,让“被法人”者看到了曙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