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变神药?糖果空壳公司有何秘密
糖果空壳公司:7万打造“神药”的惊人真相
在追踪格瑞索等品牌的同时,记者发现,同类操作模式已形成产业链,有多款所谓的进口保健品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境外注册,在国内销售。

查询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信息发现,格瑞索产品是以糖果为名从法国进口的。
糖果摇身一变成“进口神药”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告诉记者,很多跨境购的所谓“保健品”都号称在海外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其实美国FDA除禁止其宣传任何治病功效外,并不进行具体管理,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所谓审核。
监管平台不能视而不见
徐小奔指出,当境外商家在国内电商平台的推广内容存在违规时,平台也应承担相应责任。为避免避风港规则被滥用,民法典1197条明确,如果侵权的行为或过分夸张的内容在界面当中反复出现,监管平台不能视而不见。这些敏感关键词是可以被识别的,特别是利用了AI技术应该能保护好平台经营的秩序。它既有法律依据,也是平台的一种社会责任。
揭开跨境电商灰色产业链
记者通过法国工业产权局网站查询碧欧芙的企业注册信息发现,该公司的两个地址都是巴黎本地代理注册公司的中介企业,并非碧欧芙的独立地址。该企业注册资本仅100欧元,主要业务为“非专业食品批发贸易”,法定代表人洪扬来自河南省中牟县。
消费者维权困境
前不久,辽宁的许先生出现视疲劳症状,他在多个社交平台看到有博主推荐“法国品牌格瑞索GRISSO”旗下多款产品,号称不仅可以缓解视疲劳,还有清肺、防脱发等功效。于是,许先生购买格瑞索叶黄素片,吃了一个月。“说能在1—2个月见效,使用之后就发现效果不是很明显。”消费者涉及跨境电商的维权需向电商平台方所在地监管部门投诉,面临跨区域协调难、举证周期长等障碍。
揭秘7万元注册法国空壳公司
近期,多位消费者反映,他们被一些跨境电商卖家宣称的所谓“保健品疗效”吸引,购买商品后却发现,不仅没有效果,再去追溯查询,境外根本没有这款产品。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标榜为“境外保健品”的商品,要么在其宣称的原产国并无销售,要么只是普通的膳食补充剂或益生菌,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宣传,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解决各种疑难病症的“神药”。
虚假宣传的法律性质模糊
徐小奔表示,消费者分散在全国各地,从执法上来说,它确实就给这种跨区域管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当前互联网营销乱象根源在于宣传环节的监管空白——大量商品推广已从传统广告或产品页面推荐转向更具隐蔽性的“软性宣传”模式。这类行为的法律性质模糊,导致执法部门在认定其是否属于广告法规制的广告行为时面临障碍。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