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成焦点,中马商业合作前景如何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中马商业合作的引擎
《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5G等新兴科技领域在中国迅猛发展,有分析认为,中国科技企业高质量“出海”时代正加速到来,特别是在东盟地区。你怎么看中马数字经济合作的前景?

《21世纪》: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达2120亿美元,再创新高。从1974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不足2亿美元,到如今全年超过2000亿美元,50年间实现超千倍的增长。你怎么评价两国蓬勃发展的贸易合作?得益于哪些政策红利?
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中马合作的基石
“对于有志于拓展中国市场的东南亚企业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无疑是首选之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该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东南亚诸国,而且在文化、饮食习惯以及对外经营模式上均与东南亚地区高度契合。在东南亚地区,中国投资者能够感受到较高的舒适度,文化冲击相对较小。”罗维坚说道。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罗维坚指出,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东南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中马合作的未来
近年来,我们持续关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化与产业人工智能化的进程。就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而言,优势在于算力基建全球领先,然而挑战在于高端芯片自给率不足30%,算法原创性有待增强。我们建议聚焦多模态大模型在制造业质检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并推动其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尽快普及。
罗维坚:全国两会是中国政策制定的一个关键平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仅影响国内,还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于东南亚等邻近地区。每年两会期间,我们特别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向。近年来,中国在高新技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我们提醒会员对此保持关注。
中马数字经济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罗维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呈现出行业上的显著变化。传统基建领域的投资占比从60%下降至35%,而半导体封测领域年投资增长率达45%,新能源材料领域年增长率更是高达60%。展望未来,预计服务行业将迎来更多中国企业的投资活动,同时投资模式也将不断创新,探索“技术换资源”的新型模式,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算法、智能城市等中国企业具有优势的领域。
谈及近期大火的DeepSeek,罗维坚表示,DeepSeek 的问世有望在人工智能领域助力中国追赶美国,为中国开拓新的技术赛道。他认为,中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已居全球前列,马中两国可在制造业智能化、数字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