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电商出海四小龙狂飙,隐忧背后是何挑战

作者丨董静怡

电商出海四小龙狂飙,隐忧背后是何挑战
电商出海四小龙狂飙,隐忧背后是何挑战

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电商企业纷纷出海,其中“四小龙”——SHEIN、TEMU、TikTok、AliExpress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的模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在狂飙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

“四小龙”的崛起与挑战

以布局较早的SHEIN为例,其凭借“小单快反”模式已在欧美市场站稳了脚跟,并在创立十余年来始终保持盈利。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快的增长也在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一方面,“四小龙”之间竞争加剧,对外争夺用户,对内争夺商家;另一方面,亚马逊等巨头下场反击,加入价格战正面对抗。

过去一年来,“小额豁免”政策纷纷收紧,巴西取消了50美元小额包裹进口免税的规定,并开始对这些商品加收20%的进口税;马来西亚对线上进口的低于500林吉特的商品加征10%的低价商品税;欧盟正在考虑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免收关税的优惠政策;美国计划解决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对“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滥用问题。

政策趋严,不确定性增加

对于已经将供应链做到极致的SHEIN和TEMU,面向海外本土有货卖家的“半托管”模式则是平台从低客单价向中高客单价品类拓展的尝试。而“小额豁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政策,指的是对进口货品设定的价值限额,只要不超过指定的价值或重量,则准予免除税收,免除正式报关手续与申报程序。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强调,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履约能力与消费者服务能力对未来竞争格局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以SHEIN、TEMU、TikTok、AliExpress为代表的“出海四小龙”也席卷北美、日韩、拉美、欧洲等跨境电商市场。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疯狂扩张,竞争也日益激烈。

竞争加剧,增速放缓

在2024年的假日季大促里,TEMU和SHEIN均宣布了提供最高达90%的折扣,降价力度与其他平台相比更有优势。有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SHEIN的销售额增长了16%,而TEMU的销售额增长了18%。虽然“四小龙”已在海外市场稳占一席之地,但中国电商出海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发展仍面临着多重挑战。

韩国海关总署表示,“爆仓”背后原因是618临近,来自中国电商平台的包裹激增。阿里旗下的AliExpress、字节旗下的Tiktok Shop、TEMU和SHEIN被誉为中国电商出海“四小龙”,在全球范围内与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展开激烈的竞争。

应对挑战,提升用户体验

在当前全球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亚马逊推出低价商店也是迎合了时代背景,低价、高性价比的商品在全球消费市场中都备受青睐。赛文思营销咨询创始人兼CEO陈勇向记者表示,亚马逊此举将减缓TEMU等平台对其低价偏好的消费者以及低价供应商的侵蚀。

但TEMU的增长也在降速,以高额投入换增长的步调有所收敛,其交易服务收入在2024年第二季度降至234%,而第三季度降至72%。有媒体报道称,2024年第三季度TEMU的GMV在130亿—140亿美元左右,环比增速降至15%左右甚至更低,而上个季度环比增速约为50%。

随着中国平台的迅速扩张,跨境小包裹急剧增加,多国开始重新审视这一政策,认为这些商品绕过了当地的关税体系,对本土企业和就业构成了挤压,削弱了国内零售制造业的价格竞争优势。

多市场布局,分散风险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政策趋严,关税政策、平台禁令等迫使跨境电商平台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四小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美国市场为例,2023年约有10.5亿批次的货物利用“小额豁免”机制免税入境美国,同2022年相比增长了53%。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天运至美国的所有“小额豁免”包裹中,来自中国电商平台SHEIN和TEMU的包裹可能占到30%以上,来自中国的此类货物所占比重则更高。

不过,如果无法避免,提前分散风险也是必要之举,“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平台也在考虑多市场布局。例如,以美国市场为主的TEMU在2024年加快在拉美和东南亚市场的发展,TikTok也宣布将在沙特首都建立区域总部,进一步加深在沙特及中东市场的布局。

未来展望

在不确定的大环境之下,最终能够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平台,将是那些能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快速响应变化,并能够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对于出海“四小龙”而言,这既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机遇,它们的发展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电商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仍将充满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创新和适应变化将是所有参与者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低价仍然是“四小龙”的重要标签之一。CIC灼识咨询高级咨询顾问杨宇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超大工业体系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高效运营的供应链体系为中国B2C跨境出口电商企业带来了价廉质优的产品,成为中国B2C跨境出口电商业务扩张的重要助力。

这种对于供应链的强把控、充分发挥价格优势的策略愈演愈烈,延伸出了风靡跨境圈的“全托管”模式,2024年进一步拓展出了灵活度更高的“半托管”,各个出海平台纷纷入局。

转看阿里国际,虽然在托管业务的助力下实现连续多个季度的高增长,领跑其他业务集团,但亏得也最大。为了提升市场渗透率与其他平台竞争,阿里国际在过去一年的动作很多,如赞助欧洲杯、签约明星等等,赚足了市场热度。

据报道,SHEIN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180亿美元,收入增速从2023年同期的40%下滑至23%,利润下滑超70%。一方面是从自营转向平台化模式的阶段性调整,另一方面也与TEMU带来的竞争不无关系。

不仅如此,年初开始,亚马逊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地下调了低价服装商品的销售佣金,普遍降低到10%以下,美国站的佣金费率最低降低到5%。不难看出,此举旨在吸引更多卖家,尤其是中国卖家,以丰富平台的商品种类和提升价格竞争力应对挑战。

TikTok,突发!

一直以来强调品牌出海的亚马逊,在面对大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也踏入了低价竞争,可见“四小龙”的增势之迅猛。但基本盘更稳的巨头下场,势必会对低价平台的继续扩张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政策趋严,关税政策、平台禁令等迫使跨境电商平台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四小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继续深入产业带、从“全托管”到“半托管”,还是整合国内外电商资源,各平台都在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以及高效运营的供应链体系带来的价格优势,“低价”“性价比”仍是平台的重要竞争力。尤其在海外通胀持续、消费力下行的大环境下,“四小龙”飞速增长。

高考注册VIP邮箱免费下载网易官方手机邮箱应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国际名校公开课赏课·纪录片付费精品课程北京大学公开课英语课程学习新人特价9.9专区新品热卖人气好物居家生活服饰鞋包母婴亲子美食酒水一....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政策趋严,关税政策、平台禁令等迫使跨境电商平台必须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增加了运营的复杂性和成本,“四小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虽然“四小龙”已在海外市场稳占一席之地,但中国电商出海仍处于早期阶段,未来发展仍面临着多重挑战。韩国海关总署表示,“爆仓”背后原因是618临近,来自中国电商平台的包裹激增。

“通胀率还会反复,我认为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记者表示,他认为,零售商在选品上应继续深耕高性价比商品,不管经济怎么波动,高性价比的必需品都将是全球零售商的重点。

业内普遍认为,跨境电商平台需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市场环境调整经营和营销策略,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同时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和合作,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平台都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以争夺更多用户和流量;同时不断优化供应链,提升供应链效率和稳定性。”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贾庞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贾庞向记者表示,原本低价商品依靠关税豁免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如今成本上升后,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价格竞争力也随之减弱;印尼、越南等市场封禁部分平台,直接影响了中国制造在这些地区的市场份额。整体而言,这些变动对中国制造出海的传统性价比模式构成了威胁。

刚刚,阿里再宣布!

过去一年,“四小龙”在海外市场的增长依然显著。

2024年以来,受海外通胀影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提升,间接利好于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有三分之二的西方市场消费者至少在速卖通Aliexpress、SHEIN、TEMU或TikTok等中国购物平台上完成过一次购买。他们选择这些平台的主要原因正是价格,58%的消费者认为这些应用提供的商品价格最低。

据报道,TEMU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约200亿美元,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180亿美元;SHEIN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更久,2023年GMV已达到了约4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55%,有报道称其2024年GMV增速与2023年不相上下。

这其中以TEMU和SHEIN最具代表性。他们基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价格为导向,向海外市场提供极致低价的商品。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