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外贸指北

起底直播间神药,普通食品宣称功效问题多

直播电商浪潮下的保健品市场乱象

当前,电商已经成为保健品最主要的消费渠道,而直播电商新模式,已成为一种新消费趋势。根据《2024年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趋势观察》报告,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3万亿元,其强劲增长势头为电商行业贡献了80%的增量。

起底直播间神药,普通食品宣称功效问题多
起底直播间神药,普通食品宣称功效问题多

直播间“神药”揭秘:普通食品宣称功效问题多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京报记者对直播间内的“神药”进行了调查,发现叶黄素、蛋白粉、γ-氨基丁酸乳清蛋白粉固体饮料等多种产品被虚假宣称具有治疗或保健功效。

调查发现,不少虚假宣称功效的普通食品类产品为代工贴牌产品。例如,中华老字号广药集团店的山楂麦芽鸡内金软糖,其广告中提及适用于多种症状,但实际上该产品为植物胶型凝胶糖果。

跨境电商保健品维权难

跨境电商进口市场的崛起,为我国保健食品市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氨糖软骨素产品为海外品牌,作为营养补充剂以跨境电商的形式在国内销售,当消费者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无法退货退款时,维权便成了难事。

例如,一位消费者通过某短视频平台购买了8单氨糖软骨素商品,商家以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为由拒绝退款。

直播电商监管提出新挑战

直播电商的兴起,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主播在宣称产品功效时,会使用话术将产品与疾病关联,并在敏感词语之间加入“某”“和”等字,或者使用变体字来规避风险。

例如,南极磷虾油Cuixo海外旗舰店发布的Cuixo磷虾油贴片广告中声称“敢向血脂高问题叫板”,这类广告内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忽视正规治疗。

解决方案:加强监管,提升消费者意识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加强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明确法律适用规则及加强消费者教育。具体可依托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框架实现。

同时,消费者应提升对保健食品安全性的认知,关注产品是否有“蓝帽子”标识,避免冲动消费。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

原文地址:https://www.jinhanchuan.com/3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