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面临物流困境和成本上升,稳定产业链还需共同努力
外贸企业生存现状:物流不畅,成本激增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部分供应链环节阻滞,包括深圳、上海等在内的核心外贸城市的外贸企业 迎来大考。已经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在深圳从事网络终端产品出口的韩女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外贸订单减少,大客户采购不活跃、很谨慎。相比前两年,芯片涨价加上运费上涨,成本翻了两倍。

物流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受侵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田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运输及库存成本大幅上升导致企业利润受到侵蚀;另一方面,物流不畅导致出口订单违约率上升,也严重影响出口企业的接单效率。
跨境电商平台应对策略:优化尺寸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
针对运费上涨的情况,跨境电商平台慕晨国际CEO花广宇表示,公司通过优化尺寸结构、提高整体空间利用率等方式,达到节省整体包装空间的效果,这样也能够减少产品的个体重量,在产品装入运输柜时省下一定费用;同时选择与同行拼货入柜,达到规模效应节省成本,平均每公斤节省约2元。
提升数字化能力,加强组织内部协同和供应链管理
一些外贸企业通过提升数字化能力,进一步加强组织内部协同和供应链管理。前述上海地区出口商王先生提到,现在没有办法飞到别的城市去验货,但长期等下去也不是办法,因此开始考虑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验货。
稳外贸政策持续加力,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一直不断出台措施,助力外贸企业渡过难关。4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等十部门发布通知,从进一步加大助企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退税办理便利程度、进一步优化出口企业营商环境等三方面入手,提出15条措施。
未来展望:稳外贸,共渡难关
面对全球需求趋弱、外贸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我国外贸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挑战看,国际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收缩通胀加剧,产业链供应链不畅,原材料价格高企,企业经营压力上升。从机遇看,我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