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中国外贸增速揭示了哪些经济动向

外贸增速:中国经济“成绩单”的亮点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指出,外贸增速是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最突出的亮点之一。
在乌克兰危机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加剧,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收缩等不利因素叠加之际,中国进出口总值仍能取得9.9%的增长,“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据”,表明中国外贸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外贸增速背后的三因素
出口展现出以下三因素的结合:全球需求增长、对欧美供给替代效应、新兴经济体供应能力恢复缓慢。
全球经济不顾疫情继续重启,经济基本面客观上是在改善的,需求提振也支撑中国出口继续高增。
疫情冲击下的外贸韧性
2020年一季度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遭遇了供给停摆,中国外贸受到明显冲击。但自6月份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外贸发展韧性强劲。
为履行外贸订单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有效弥补了全球供应缺口,为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平稳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外贸增速转正的得益因素
外贸增速转正 得益于我国率先实现复产复工。3月底,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市复工率均超90%,支撑中国出口继续高增。
例如,美国10月就业数据复苏程度超市场预期,10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63.8万人,较9月新增66.1万有所降低,但高于市场预期的60万人;10月美国失业率为6.9%,较9月的7.9%下降明显。
外贸增速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中国外贸增速的快速回升为世界贸易的复苏树立了榜样和标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贸易的便利化。”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贸易系主任李春顶表示。
在李春顶看来,外贸表现强劲,体现了“中国制造”具有十足的韧性与竞争力。
外贸增速的未来展望
尽管外贸整体形势尚佳,但细看仍有隐忧待解。最近几个月,中国外贸单月同比增速持续走低,从7月的16.6%一路降至9月的8.3%。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认为,外贸增速逐月下降背后有多方面因素。
稳外贸政策的持续发力
官方已推出一系列稳外贸举措,包括强化防疫、用能、用工、物流等方面保障,确保外贸订单及时履约交付;出台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港口集疏运和境内运输效率,确保进出口货物快转快运等。
在此情况下,官方应进一步强化前期业已出台的稳外贸政策落实,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策略。
外贸增速的回升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和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外贸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商与自媒体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内容创新,从业者可以通过实际体验来验证这一趋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看看是否与我们的预测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小川电商